岩土综合辅导: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研究(一)
来源:优易学  2011-7-22 5:55:2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摘要:本文介绍了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的基本特征,阐述了沥青稀浆混合料的组成、相关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南。
  关键词:稀浆封层,施工,工艺,方法
  1概述
  阳离子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以下简称沥青稀浆封层)技术是国家“八五”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它是在阳离子乳化沥青技术推广应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应用的新技术。
  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一般情况下,作为一种沥青表面处治层——保护层、磨耗层及抗滑层等,类似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稀浆混合料由乳化沥青、填料(水泥、矿粉等)、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材料组成。根据不同用途和目的,并按照设计的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由于这种沥青稀浆呈糊状且具有流动性和渗透性,因此在公路预防性养护(治愈细裂缝、防水等)方面具有独特优点。不尽如此,在公路工程方面,如碎石路改为黑色路面,沥青路罩面作磨耗层等,同样显示出稀浆封层技术的优越性。沥青稀浆封层另一特征是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用料(骨料)少、造价相对低、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稀浆封层的施工是由专门机械——稀浆封层(摊铺)机自动连续作业完成的。从各种材料储藏——供料(计量系统)——搅拌——出料——摊铺等,都由一台机械完成,一般十几分钟即可铺筑1500~2000m2以上(厚度6mm)。摊铺后的稀浆层经过自然养生(乳液破乳、初凝、固化成型),2~4h就可开放交通。再经车辆不断碾压,形成沥青处治层(一般不需要压实机械碾压)。当然,当气温较低、温度大或封层厚度增加时,开放交通所需时间相应长些。
  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包括它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等,都有较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经过多年的推广,从技术上讲已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各类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及试验方法等,为应用稀浆封层技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从实践中也证明,推广稀浆封层技术,首先要了解其特性,熟悉并掌握其有关技术标准、实验方法。以科学的实验数据指导施工实践,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少走弯路。
  2沥青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无论对何种路面做稀浆封层或选择何种类型结构,最重要的是必须按照稀浆封层施工工艺要求,做好施工前的一系列技术准备。包括对材料的选择、验证;设计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备及其计量标定;对原路面要求等等。因此,可以说稀浆封层技术其技术含量较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专业队伍去完成的。稀浆封层至今为止,仍然采用和参照国际稀浆封层协会组织(ISSA)发布的“稀浆封层工程施工指南”和美国材料标准协会制定的“稀浆封层试验方法与检验标准——ASTMD3910”,作为技术标准和指南。我国颁布的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有关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规范、要求等,也是参照上述有关标准并结合推广应用、试验制定的。
  2.1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表1
  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0.3%
  电荷+
  破乳速度试验慢裂
  粘度:C25.3(s)40~100
  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60%
  蒸发残留物性质 针入度(100g,25°C,5s)0.1mm 残留延度比(25°C) 不小于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80~200 80% 97.5%
  贮存稳定性 5d 不大于 1d 不大于5% 1%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
  低温贮存稳定度(-5°C)无粗颗粒或结块
  乳化沥青在稀浆混合料中起着重要作用,即作骨料的粘结料。它的性质对粘结力及破乳成型时间有直接影响。而它的性质又取决于沥青的品质和相适应的乳化剂,因为稀浆混合料最终还是沥青的混合料。因此,在生产或检验乳化沥青质量之前,首先应检验沥青的质量,沥青应符合JTJ032—94中表C.1和C.2的技术要求。慢裂阳离子乳化沥青是专门用于拌和性乳化沥青混合料(JTJ032—94的表C.3中BC—3类)。
  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质量检验标准见表1。
  当乳化沥青质量趋于稳定状态时,重点可以只检验贮存稳定性、筛上剩余量、蒸发残留物含量与性质、粘度等指标。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