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于遇雨抢压,没使用防雨布的路段,雨停后要用拖拉机单向耕翻而不适宜直接用旋耕机旋碎、晾晒,因为湿土粘连,裹包旋刀,并且碎土块形成较密覆盖,下层土去水困难,而用拖拉机犁刀耕。土块较大,土块间空隙也大,空气流通,便于降低含水量,再配以旋耕,使土块含水量均匀,便于压实。
8)路槽底0-80cm范围内填土,压实度标准为95%时,为了提高路基的强度,保证路面整体强度及使用寿命,需对进行加固处理,其方法是将80 cm填土分成五层施工,每层16cm ,前三层进行掺灰5%处理,后两层进行掺灰10%处理,虽然形成石灰稳定土,但不属于结构层,这样既对过湿土进行处理,同时也提高了路基的强度。
(3)过湿土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1)石灰堆放时间不宜太长,特别在没有覆盖的情况下,其有效钙镁的含量会大幅度下降,原先质量符合要求的石灰在无覆盖情况下堆放几个月,可使其质量降为等外石灰。
2)石灰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消解和严格过筛,使少用消解不充分的石灰处理路基,碾压成型后,遇雨过程中,未充分消解的石灰继续消解,会引起局部胀松鼓包,形成蘑菇状,影响路基的强度和平整度。
3)过湿土含水量的控制。由于过湿土的天然含水量达30%以上,遇雨后其含水量还会增大,所以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在高温季节施工时,过湿土外表很快晾晒较干,而里面土的含水量仍然很大。当使用旋耕机翻晒,粉碎里层湿土时,外层的土也随之一起晒,又成为干土,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不容易压到规定密实度,所以,应当在回填土上路基之前,将其在场外进行翻晒、粉碎,至含水量均匀,且大于最佳含水量2 %左右再回填,这样可以少掺灰或不掺灰,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土块形成的颗粒状麻面。
4)由于过湿土含水量较大,填筑时厚度一定要严格控制,过薄工序增多,浪费人工和机械台班,也影响工期,过厚下层土翻不透,旋耕机更难粉碎到正常厚度,当上层土翻晒,粉碎到规定程度时进行整平、碾压,由于下层土水分没有散失,即使丙碾压也无法满足压实度要求,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时,路基将形成“弹簧”状态,使路基无法稳定,也无法继续施工,最终只能返工重作,所以,路基填土厚度是过湿土施工必须严格控制的指标。
4、结语
通过边施工边探索,终于找到了过湿土路基施工的良策,即高温、晴好天气不掺灰,在场外初步进行翻晒处理后再上路段,可以节省石灰,气温低、含水量难降时,可按实际情况计算出掺灰量,再将充分消解好严格过筛的石灰投放施工路段,这样既能有效降低含水量,又能提高路基强度,采取以上施工对策,通过实践,不但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也提高了施工质量。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