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横断面测量
(1)仪器架设在加密图根点上架设仪器,整平对中。然后进行测站设置如输入测站坐标,定向等,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①在程序的启动界面,按F3(设站);
②将光标移以已知点作业,用导航键选择已知点所在的作业;
③将光标向下移到定向方法,用导航键选择采用的定向方法;
④按F1(继续)进入下一窗口。选择测站点的点号;
⑤输入后视点号。此时仪器会显示持否定态度方位角,按F2(测距),可以看到方位角差、平距差及高差较差,用于评价定向质量。
(2)创建线,操作步骤如下:
①激活主菜单管理/数据,按F6(换页)将显示窗口切换到线;
②F2(新建)创建线;
③线编号:输入线名称,存储点:选择使用的点,线型:选择线型;
④F1(保存)存储。F6可激活输入编码信息。
(3)横断面线测量激活要测量的线,在测量窗口按顺序测量线的细部,所测量的点自动归类到激活的线。设置仪器的EDM类型,其含义如下:EDM类型:棱镜(IR),使用红外光配合棱镜测距。
RL(RL),使用可见红色激光进行无棱镜测距。
长距离(LO),长测程测距。
在通常情况下,把EDM类型设置在棱镜(IR)状态,用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如此能较精确地采集到断面特征点。在无棱镜测量能及、没有障碍物挡视线、反射介质较好而且人较难到达的地方,则把DEM类型设置到RL状态,即无棱镜测量状态,EDM模式设置为标准模式。瞄准待测特征点,按测量键,仪器开始测量,2秒钟后即可测量出该点坐标。如此反复测量,直到不满足用无棱镜测量条件时,再把EDM类型设置到IR状态,继续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按F6(换页),切换到图形窗口。在这个窗口同样可以近F1(测存)、F2(测距)、F3(记录),同时看到所测的点标示在图上。若有点偏离断面线时,即刻修正到断面线上。测量完或中断线测量时,关闭该线。
4.2.3 横断面数字化成图采集到原始数据后,通过南方CASS5.0软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里,展点成图,量算出各点的累距和高程,整理成“累距/高程”式*.hdm文件,导入南方CASS5.0成图软件,用里程生成断面图形如7+040横断面图:
7+040横断面图5 短距离无棱镜测量的粗差探测因为无棱镜测量技术作为测绘界的一项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其精度如何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视野开阔、反射介质较好的地方在(IR)状态用红外光配合棱镜测距和RL状态(无棱镜测量)采集两组数据。由于所测的距离不越过300米,斜距的气象改正、加乘常数改正、倾斜改正、投影改正都非常小[2],其影响忽略不计。
6、总结
6.1 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的优点通过长岐灌区地形测量、断面测量等工程实践,体会到无棱镜测量技术在测绘界中应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按常规测绘方法,红外光配合棱镜测量,正常情况下,平均一天测得1.4km的断面。若在同一工程中同时采用无棱镜测量技术和有棱镜测量技术,只要在反射介质不符合条件的地方实行有棱镜测量,凡是符合无棱镜测量条件的地方,都可以直接测量,不需要施测人员到达特征点放置棱镜,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同样条件下,平均一天测量1.8km的断面,工作效率提高近30%,节省了时间,加快外业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快速、准确地为有关部门提供测量成果[3],为后期各专业设计工作的提前展开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无棱镜测量技术的主要优点:
(1)无棱镜测量适用于测会人员难以到达的特征点,如陡峭石崖、有剧毒的化工地区、高温高压地区等。
(2)快速、准确,节省人力物力,节约时间。
(3)适用于反射介质较好的城市测量、地籍测绘,甚至实现单人测量。
(4)可准确测绘某些禁区边界或禁区内有限范围的地形地物,有利于提供工程规划区完整地形信息,省去常规工作为进入这些禁区所需要的有关社会工作协调事项。
6.2 建议无棱镜测量技术虽然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和先进性能,但不是万能的,特别对野外各种不同的观测条件,仪器不可能改变它,也不可能完全适应。因此作业人员应充分了解此新技术的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技术设备的优势,取得良好的观测成果。我们在边使用、边摸索的过程中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1)针对无棱镜测量受障碍物限制,容易造成施测标的物错误的情况,建议在设备上增设无棱镜测距范围的功能,充分利用作业人员的目估能力。如要测400米处的标的物,设置测距范围为350-420米,就不会错误地测200米处的标目物。
(2)为避免眼睛被激光伤害,建议增设一个大功率的可见光瞄准系统。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