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原理—重庆两江四岸景观差强人意?
来源:优易学  2011-10-31 12:30: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重庆主城坐拥两江四岸的独特景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实现“山水城市”的重要依托。但较之国际上建设滨水地区的先进理念,重庆的城市建设理念仍稍显狭隘。
    本应“共享”的两江四岸,近20年来,其公共活动空间不断被商业项目所蚕食。如何使其商业与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完美结合,是建设“21世纪中国代表性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内在要求。
    那么,既能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又具有重庆特色的两江四岸山地滨江公共空间应如何打造?
    并不和谐的景观
    位于长江中心、原本郁郁葱葱的珊瑚坝,现在却成了跑马场的代名词。部分人在享受骑驾乐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让另一些人望而止步。
    到处是大棚、桌椅、锅灶、奔马和游人的珊瑚坝,其原有的青草和芦苇已被践踏怠尽,成了一座光秃秃的沙坝。
    珊瑚坝如今的景象,与周遭的几条滨江路在一起,显得极不协调。4条滨江路的繁华,使重庆倍增光彩。可是,在专业人士眼里,两江四岸的规划,并不让人满意。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一项名为《重庆两江四岸滨水地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与城市生活功能的需求关系研究》的课题,历时3个月对重庆两江四岸进行研究,该中心规划师宋智是课题的主要牵头人。他认为,两江四岸公共活动空间的自然环境让人担忧。
    近年来,几条滨江路大兴土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不少隐患。譬如说,过江大桥的土地平整,就严重破坏了沿江地表植被,使土地裸露,脆弱的滨江植被在滨江地带的建设中已经而目全非,恶化了滨江公共空间的自然环境。
    植被遭到破坏的另一直接恶果是:两江四岸无法起到“水冷”的作用。在长江与嘉陵江边上的朝天门广场、磁器口码头等公共活动空间,基本的遮阳绿化严重缺乏;而目前正在建设完善的南滨路、沙滨路、江滨路等滨江公共空间则存在着追求景观效果,比较忽视绿化生态效果的问题。“绿化的不合理配置,使两江四岸的环境效果在烈日当头时并不理想。”
    可是,两江四岸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景观设计也并非十分合理。宋智说,两江四岸本应是山水交融之地,可修建了大量人文景观与商业项目后,自然景观被大量破坏。单一、零碎的自然景观又无法与人文景观相融合,造成了整体上的割裂。
    另一方面,两江四岸公共空间的传统文化源于重庆地方文化主体巴渝文化。而承载这种文化活动的滨江水码头和建筑数量却因十余年来的建设急剧压缩,使滨江公共空间的人文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急功近利症
    宋智认为,任何一个滨水项目的设计都要放在比它更高一个层次上的规划中考虑。遗憾的是,拥有罕见江景、山景的重庆,过去在这点上未能“高瞻远瞩”。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计划单列城市”重庆开始对从菜园坝到朝天门的长江左岸、牛角沱至千厮门的嘉陵江右岸岸线进行综合整治,这是我市对两江沿线开发的发端。
    自此,滨江空间开发渐热,尤以滨江路建设为甚,南滨路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重庆外滩”。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