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与木兰溪流域区域性防洪规划相协调。
2202、整治好延寿溪上游已建的东圳水库泄洪的行洪道。
2203、整治好市区内河河道,增大行洪能力,以防内涝。
2204、规划目标
近期20年一遇标准抗洪;远期应提高到50年一遇抗洪标准。有条件的应提高到loo年一遇抗洪标准。
2205、规划原则 莆田市防洪工程规划,要在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前提下,还应遵照如下七条原则:
1、与木兰溪区域性防洪防潮工程规划相协调。
2、与东圳水库行洪道工程相协调,以确保其泄洪洪峰量安全通过市区。
3、与市政建设、码头建设相协调,任何建设不得侵占行洪河道,利于洪水排泄。
4、尽可能利用陆地池塘,合理拟划滞洪区,综合利用调蓄。
5、要区别轻、重、缓、急,近远期相结合,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并逐步提高城市防洪设施的抗洪能力。
6、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提高投资效益。
7、结合水系特点,重点绿化,保护环境,美化城市。
2206、防洪防潮工程设施规划
1、规划对木兰溪在莆田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溪道进行裁弯取直,以提高水力坡降,同时扩大木兰溪行洪的过水断面,堤距250米,并加高加固南北岸防洪堤。
2、整治东圳水库泄洪的行洪道 规划设想利用现有的一条河道进行挖深、拓宽并加固堤岸,同时还应加强水文气象预报,对东圳水库的泄洪实行避洪峰、低潮位、选时机定时排放,以减轻市区的排水负担,预防因东圳水库的泄洪造成市区内涝。近期可按l0年一遇下泄洪峰量(855m3/S)设置,远期应逐步提高到20—50年一遇标准。
3、在确保上述两防洪设施的安全前提下,整治市区河网,规划的绿心区可作为滞洪区,建设雨水排涝泵站三个。
4、为了能够进一步减轻市区排水负担,远期规划在东圳渠道旁或利用东圳渠道进行改造,建设截洪沟与木兰溪相汇。
5、规划近远期还在三江口入海处,设立防潮防浪墙,以抵御海潮的侵入。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