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题
试题答案:bd
试题解析:
提示: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推进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
考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考点6:城市化;
1.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2.运行机制:城市的拉力、农村的推力。
3.类型: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都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市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发达国家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50%,世界城市化水平1980年39.4%,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70年代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
5.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自上而上的城市化特点,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6.区域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
(1)主要指标法;(2)复合指标法;(3)年平均增长率外推法;(4)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5)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包括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及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第88题
试题答案:b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是按照以下两种方式反映在地表上:一是城市范围的扩大;二是城市数目的增多。前者是以现有城市为原点的近域扩散,后者则是广泛区域里城市发生过程。
考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考点6:城市化;
1.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2.运行机制:城市的拉力、农村的推力。
3.类型: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都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市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发达国家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50%,世界城市化水平1980年39.4%,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70年代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
5.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自上而上的城市化特点,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6.区域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
(1)主要指标法;(2)复合指标法;(3)年平均增长率外推法;(4)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5)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包括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及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第89题
试题答案:bcd
试题解析:
提示:经济的不发展是造成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但就业还要受到一些经济因素以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进步、季节性工作、人口发展控制程度和劳动力流动等因素。由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得不好,经济因素的不协调而产生的失业可以叫做经济性失业,而由于经济因素以外的更加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失业,可叫做社会性失业。
考点:
第三章 城市社会问题 ☆☆☆☆☆考点2:城市规划相关的社会问题;
我国目前最严重、最基本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由此直接衍生其他问题,如劳动就业、青少年犯罪、老龄化、贫穷、知识分子问题、婚姻问题、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问题、城乡发展与建设问题、官僚主义问题,即10大社会问题。
1.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社会。老龄化与出生率成反比。
2.就业
就业是指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3.贫穷
贫穷是人们缺少满足他们生活基本需要的手段的状况存在时的现象。
4.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社会问题,产生原因来自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
第90题
试题答案:ac
试题解析:
提示:社会实验法可以说是观察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观察法相同的是,实验研究者也靠自己的感受去搜集对象的信息。但是,实验法又和观察法有根本的不同。首先,实验的观察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而是在人工环境中,在人为控制中进行的观察;其次,自然观察的内容是难以重复的,而实验的内容却可以不断反复。
考点:
第二章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考点1:城市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根据调查涉及的范围和对象,调查类型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确定研究的目的、研究前的准备、设计研究方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3.收集资料方法
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件法。其中问卷法是现代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有两种类型,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
4.经验研究法
主要有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其中社会实验法是迄今为止最严密、最科学的经济研究法。
5.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社会因素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功能分析法。
(2)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和说明性分析。统计量包括:频数、频率、公数值、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责任编辑:sealion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