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发展城市生态园林
3.1 城市生态园林的含义和内容
当前城市园林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城市生态园林。其目的是通过园林绿化取得人与白然的协调、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生态园林是在传统园林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植物为主体,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充分合理地利用群落内部的能源和资源,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并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面貌,生产各种园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同步发展,达到最高水平,为人类创建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最佳生态环境。
生态园林与传统园林的最大区别是在保证园林绿地的观赏价值基础上,特别强调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多种功能的发挥,把改善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为自己的核心。园林绿地是一个人口生态系统,传统园林虽然也有生态效益,但生态效益的发挥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园林是能够使园林绿地按照人的要求去发挥作用的目的系统
生态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生态园林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并不降低对园林审美质量的要求、生态园林在继承造园意境,植物造园造景等传统园林精华的基础上把园林绿化推向功能更加齐全,高效、经济更加合理,形式更具现代特色的新阶段。
3.2 发展城市生态园林的主要对策
3.2.1 树立生态园林观点,编制大环境绿化规划 以城乡整体化大环境绿化为指导思想,打破市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
3.2.2 努力增加城市绿量 成都市绿化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远期绿化覆盖率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一11平方米,我市的生态环境将有较大的改观。这一指标是依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针对我市人多地少的特点,尤其是旧城区扩大绿化用地极其困难的实际情况,在地面发展水平结构的绿化植被的同时,还应发展垂直方向的多层次结构。发展屋顶绿化,推广墙面墙垣棚架的垂直绿化、发展千家万户的家庭阳台绿化及室内绿化。大幅度提高绿化覆盖面积、扩大绿色环境。
3.2.3 深人研究园林植物深入研究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能更有效地发挥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特点。对各种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做出全面的量和质的评价,依据其生态原理和景观原理,建成具有良好生态作用的植物生境和植物群落。
3.2.4 开展生态园林的科学研究建设和发展生态园林要根据城市生态特点和植物、土地等资源开展系列研究。如城市园林植物生存条件特点;建立合理人工植物群落;改进种植养护技术;城市不同立地条件下丰富和优化园林植物种类;延长城市树木生长周期、加强成龄树及古树的保护,改善城市树木树龄结构等研究,以及按生态位原则进行植物配置的研究。生态园林的建设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有所提高和创新。
4 加强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
4.1 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注意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要性。生态系统具有一种内部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以保持自己的稳定性。这种调节能力有赖于种类成分的多样性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途径的复杂性。一般,成份多样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途径复杂的生态系统,较易保持稳定。因为系统的一部分发生机能障碍,可以被不同部分的调节所补偿。成份单纯、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内部调节的能力就小,对剧烈的生态改变,通常是比较脆弱的。而保持和保护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特别是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持续利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向当代人提供最大的利益,并保持满足后代人需求的潜力。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城市绿地的迅速发展为城市这一特殊生态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城市绿地系统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多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迁地保护是植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补充,是物种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即以城市园林、植物园、野生动植物繁育基地等形式,通过提供长期的保存、分析试验、以及受威协的珍稀植物的繁殖而对就地保护作出补充。一些迁地设施,如植物园,它们收集野生物种,进行迁地保护使物种得以继续、繁衍保存,提供观赏,并在公众进行宣传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
4.2 加强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4.2.1 建立园林植物群落园林植物群落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种植的适于本地自然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然和谐的植物群落。为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多物性和景观多样性,要重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内部结构的生态关系的研究,了解本地区植被的历史和现状,建立园林植物群落。
4.2.2 保护古树名木成都市古树名木历史悠久,种类较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价值。古树名木是科学研究的植物材料,也是发展旅游事业、繁荣经济的珍贵资源,又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提出复壮的综合养护技术方法。
4.2.3 做好园林植物的引种 开展引种工作,丰富园林植物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也是迁地保护的重要工作。城市植物园应更好地担负引种工作。成都市植物园位于成都北郊风景区建设范围内,为更好地繁育和保护植物,可考虑增加植物园面积,使其与熊猫繁育基地在北郊风景区内连成一片,加强成都市的动植物资源保护。
4.2.4 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存利用乡土植物是适应本地区生长而长期留存的植物,反映了区域植被的历史,也是植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内容之一。城市园林建设中,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不仅能形成地域性植被特色的景观,而且具有生态学上意义。
5 结语
加强成都市城市生态建设,创建园林城市活动要走本地特色之路,走全民绿化之路,走科技兴国之路。这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全面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城市生态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集中反映。因此需认真做好,使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国民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整洁、优美、文明的园林城市。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