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两江河流公共绿地可防洪涝灾难
混凝土堤坝性城市滨江路,笔直挡墙式断面,遇到暴雨降临,没有渐进性倾斜自然滨江绿地系统的洪水延缓时间,快速进入下游汇集成为灾害性洪水。
保留两江河流公共绿地,通过河流滨江地区的自然湿地区域的保护和发展,滨江路可以完善和加强河流城市公共绿地的系统性,可以起到减少快速降雨形成的洪水、暴雨成灾的可能性。
因地制宜建设滨江天然带公共活动场
城市滨江路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吸引人重新回到江边,提供人性化亲水平台。
线形城市滨江绿地系统,天然带有适宜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环境品质,城市沿河流线型发展布局,线型的绿化带,能给居民提供安静的休闲路径,适合开展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等日常性活动。
把人的日常生活休闲纳入滨江路设计
平等性是分配城市及相关城市设施的一个根本原则,不能单单方便汽车的行驶。
滨江路的重新规划和设计,必须重新反思失去的行人地位,设计应重新鼓励行人对城市滨江地区的占据和利用,把活动意义的滨江地区重新组织进入城市人日常生活和休闲的一部分。
打造宜居城市四大课题启动
针对目前存在的规划水平上提高不快,城市规划频繁调整等问题,日前,市规划局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专题大讨论。市规划局表示,在未来的规划工作中,规划部门将着眼全国一流发展水平和直辖市的发展要求,敢于设想和设计重庆的美好未来,为把重庆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畅通、适宜人居的城市作出优良的规划设计。
据透露,目前规划部门已经启动了《“宜居重庆”规划对策研究》、《重庆市大渡口区生态宜居城区规划研究与建设标准探讨》、《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度规划研究》、《重庆市都市区“森林城市”规划对策研究》等研究课题,这些研究成果将指导今后的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宜居城市。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