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香港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香港的城市规划师
尽管香港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当局过去对城市规划重视不够,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香港的城市规划师寥寥无几,而且绝大多数是外籍人士。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的迅猛增长,新市镇的大规模发展,港九市区的重建以及十年建屋计划的实施等,使城市规划的专业人才得以发展,并施展其才华。
根据1995年的统计,在香港规划师学会注册的规划师共有239人,其中女性占28%。香港的城市规划师大部分在政府部门任职,其中规划署有200多名,房屋署有30多名,有一些在环境保护署和运输署任职。此外,半官方机构如土地发展公司也聘请了城市规划师,负责市区重建工作。有少部分的城市规划师在私人机构任职,如城市规划顾问公司等。
香港规划署的城市规划师主要负责以下工作:①草拟,修订及实施城市规划图则;②拟定及修改规划标准和准则;③处理一些发展建议和规划申请;④负责城市规划的研究,基础性的调查,市区设计,拟选发展的地点;⑤草拟规划报告和规划大纲;⑥根据城市规划条例对违例发展进行管制;⑦管理有关规划或发展事宜的顾问研究工作,或提供有关资料;⑧利用电脑处理有关规划的数据和纪录;⑨向市民和海外来访者公布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消息。
香港对城市规划师的素质要求较高。香港的城市规划师大都在大学进行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或优秀的城市规划师,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1.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
城市规划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工程,建筑,运输,地理,社会学等多门知识和学科,因此,规划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对相关的学科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亦要具备清醒头脑,在日常工作中,对建筑师,测量师,工程师,园林设计师,经济专家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的意见,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要视野开阔,目光远大,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3.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谈判素质
(二)香港对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
香港的教育很发达,但是,在1980年之前,香港所有的大学均没有设置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直到1980年,香港大学才设立了全港第一个城市规划硕士课程,并同时成立了"香港城市规划及环境中心"。香港大学城市规划硕士专业为两年全日制,报考的学生必须具有香港大学认可的学士学位。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课程内容为:都市发展理论,都市分析计量方法,都市规划模型及技术,规划理论,香港的规划机制和规划管理,专题规划导论,都市规划导论和都市规划个案研究。香港大学的城市规划硕士课程,得到香港规划师学会和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的认可,是全球惟一在英伦三岛之外得到英国皇家学会认可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
五,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上认知的主题。香港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早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香港的城市发展要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使香港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一)香港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
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1998年4月2日,香港政府在太古广场举办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展览会,行政长官董建华正式宣布,展开"可持续发展"顾问研究的公众咨询活动。同时,政府亦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998年4月9日,规划环境地政局局长梁宝荣先生在《大公报》中表示,为使香港可以达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府需要制定长期的策略及预测可能会浮现的问题。1998年3月,香港规划署署长潘国城博士接受英文报章访问,对香港进行"可持续发展"顾问研究的原因作说明,指出该研究的目的是要为"可持续发展"设立决策架构,以平衡经济,社会及环境方面的需要。在《华南早报》的一篇文章中,潘国城博士指出,政府已就"可持续发展"定下工作定义,并重申该项研究对改善香港的生活质素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香港传媒的关注。1998年3月31日,《共有经济日报》,《天天日报》,《信报》,《东方日报》,《明报》,《大公报》,《香港商报》,《文汇报》8家报纸,刊登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在1998年4月7日的文报中,一位临时立法会议员指出,政府在咨询公众意见时须注意两点:第一,政府应以简单易明的方式去介绍"可持续发展"顾问研究的概念;第二,有关的咨询资料应该简明及易于索取。
(二)香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的
香港政府开展"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顾问研究,其目的是制定一套决策机制,协助政府以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为香港的未来作出决策。 "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顾问研究,将为香港政府制定一个更佳的行政系统,把所有的政策,计划项目及决策过程与既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这样,政府在为某一范畴作出决策时,便可以依靠更佳的行政系统,全面考虑该决策可能对其他范畴的影响。
香港的未来由现在来决定。香港的城市规划工作者认为,要使香港达到"可持续发展",现在的政策,计划,建设和投资决定,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决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素质的影响。即必须把物质需求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目标及环境状况作整体的考虑。
香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目标是:
——为"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界定一个适用于香港的定义。
——研究和确定有关香港的经济,社会及环境目标的指导性标准,及"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准则。
——从该项研究的宗旨和目标出发,对香港特区进行有关经济,社会及环境的状况研究。
——制定易于香港使用的"可持续发展系统",使其在整体运作的基础上,提供可行的途径,通过互相协调的方式,制定,应用及监察各项有关政策,资源的分配,执行计划,工程计划及工程的实施情况,并且鼓励社会大众参与,以协助达至切合香港现时情况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最新确定的"全港发展策略",对"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准则及"可持续发展"进行调整和修订。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获得政府的指引,以确定须加以改进的政策及行政系统,从而令政府获得充足的资料,考虑得更加周全,然后再就"可持续发展"作出决定。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尽量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并使社会大众关注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香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步骤
整个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和检讨国际间推行"可持续发展"所得的经验,区域及本地的发展趋势,并就以下各项确定初步方案。
一是适用于香港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指导性标准,指标及评审准则。
二是对公众的教育及认知和咨询策略,以便就这方面的内容与香港不同阶层的市民及关注的团体进行讨论。
三是把以上意见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组成部分的评审工具。
第二阶段:咨询公众及关注团体的意见,收集基本研究所得的资料,供测试的方案进行讨论及进行既定事项的初步筹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根据咨询所得的结果,就"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指导性标准及指标制定更加具体的方案。
二是为制定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进行基本状况的研究。
三是把个人主要经济范畴的资料,发展成为可供运用的决策支援工具。
四是检讨行政系统的安排,并就如何使政府体制内的决策程序互相协调,提出初步意见。
第三阶段:定出决策工具的设计特点及各种方案的测试方法,并就此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制定行政系统的方案,并提出落实方案的初步建议,以达到下列目的:
一是提供测试的初步结果,作为咨询的基础。
二是提供初步实施的建议,供与政府作商讨之用。
第四阶段:广泛咨询政府和各公众及关注团体,以期就建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系统",行政系统等事项达成共识。
责任编辑: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