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话要少说,新鲜事要多讲。信息工作主要在系统内部运行,是给同行中人看的,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些过程章节、有些道理性的话,内部人知道的就不要啰嗦重复,实际上领导影响范围内,你工作推进的步骤和套路,即使你不说他大概也能猜想到,他更多地关注你突破性的动作。如果这个动作是创新性的举措,就要多说一点,背景要说够、情况要说透。根据什么、依据什么、针对什么要交待清楚,让人明白开展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判断其价值意义。要少讲道理,多说事实。除了适当地介绍一些背景情况,信息反映一般不需要直白地讲道理,主要是以事实来说话。而且有些道理本来就是上面讲出来的,就不能再向上级领导反馈道理,更多地要反映按照上级讲述的这些道理怎么去贯彻落实的情况,要通过强有力的事实来支撑、证明领导讲的道理的合理性和可实践性。要做到“虚得有高度,实得有亮点”。信息也是个虚实结合的文体,“虚”是要表现思想,而且所反映的思想要有一定的高度;“实”是以事实说话,而且不能是一般化的动作,要有特色、有亮点、有新意。需要指出两点:一是信息反映的这种思想不是直观地论述,不可能像一篇论文一样给人指出明确的方向,更多是采用叙述性的语言,通过强有力的事实组合,让阅读者自己去认识和判断,感觉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思想情绪。二是信息不是就事论事简单平面式地反映情况,而是把要反映的事情放在一定的层面和环境去研究、思考、把握,从而在撰写报送信息时尽可能地把这种思想意识体现得更充分、更实在。
报送信息要跑在前面,撰写信息要站在后面。报送信息要有时效性、敏感性,要冲在前面、报在前面,但撰写信息时就不能把自己主观地摆进去,要“以事实来说话,让别人去评判”。目前的信息反映主体多数是基层单位,是建立在上下级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上级对信息所反映情况的真实性,一般不需要直接到基层来调查核实。而且,信息内容的表述通常是以第三者的语气出现。事实胜过任何夸张的表述,信息的真正魅力是以客观事实支撑起来的。所反映的信息内容有没有价值、行不行、好不好,要让读者自己通过客观表述的事实去认识判断,不能由作者先站出来自我鉴定、自我认可、自我表扬一通。
信息反映无禁区,报送出手有讲究。报送反映信息是我们的职责、任务、要求所在。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讲方式方法。一方面反映的范围应当不设任何禁区和障碍,有什么领导需要了解的或者需要领导了解的情况都应该反映、报送。但是另一方面还要讲政治纪律,出手之前一定要认真审核把关,防止低级错误和政治错误。特别是通过网络报送信息后,更要注意工作的严肃性,不能不负责任地重复报送或抄袭制作虚假信息,造成工作上的误导和被动。要坚持做到“成绩要报足,问题要报全”。反映一项工作进展情况,不仅要反映运作态势,还要反映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报送问题信息要更多地关注宏观性、普遍性、前瞻性、发展性的情况,侧重 反映非正常情况、制度性缺陷和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提请上面予以重视、给予关怀、加强指导。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