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认定:秘书常识之公文处理知识
来源:优易学  2011-4-15 10:15:5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首先要把公文的概念搞明白。
  公文由两大要素构成,就是公和文。“公”指公务活动,就是公文的内容;“文”指文字,就是公文的形式。
  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文,主要是指党政机关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党政机关公文,则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过程中使用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它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目的是实施领导和进行管理,处理公务的载体。
  公文的特点:作者的法定性,体式的规范性,制作的程序性,法定的权威性,公文的时效性。
  公文的作用:领导和指导,宣传和教育,联系和知照,依据和凭证,规范和制约。
  公文处理的特点:从属性、综合性、内部性、整体性、严肃性。
  公文处理的(一般性)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准确体现行文机关意图的原则,严格遵守公文处理规定的原则,准确、及时、安全、保密的原则。
  公文的种类
  (党委共14类)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用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政府共13类)命令(令)[省以下不能使用],决定,公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执行的事项和任免人员,是以国家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文种],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在一定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机关团体公布应该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文书],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通知,通报,方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文种选用要注意
  一是要严格执行《中国GCD机关公文处理条件》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不能随意编造,每份公文只能单独使用一个文种。不能出现“请示报告”、“通报通知”等不规范的使用现象。
  二是要注意制发权限,命令或令,只有省以上行政机关才能用;公告,只有党和国家才能用。
  三是要注意行文关系和行文规则。决定、决议、指示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行文;请示、报告适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
  四是要注意对近似文种的辨析。如决定和决议都是决策性文件,但决议内容必须经会议讨论通过;而决定可以由某机关直接决定。通知与通报都是告知性文种,但通知侧重于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周知或执行事项等,通报侧重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等。
  公文的格式,讲几个实例。
  完整的一份公文,要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版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文尾(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条形码,政府的还要加上校对人)。
  文件不能直接抄报领导。
  公文语言的特点:准确、简洁、庄重、规范。
  公文校核要求:把好行文关、把好政策关、把好内容关(查情况的准确性、查措施的可行性、查工作的协调性)、把好文字关、把好体式关。
  办理公文的内容:签收、登记、拟办、请办、分发、传阅、承办、催办、核发、印制。
  报请性公文拟办要点:掌握文件内容,弄清请示事项;查找相关资料,对照先例比较;把握政策规定,领会上级意图;尊重部门意见,注意协商协调;立论有根有据,用语规范准确;建议完整准确,复函简明得体;背景材料齐全,主件附件分明;打印誊写清楚,及时装订送出。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