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每题1,共10分)
1、法是从来就有的,但不是永恒存在的。( )
2、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
3、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的对比关系。( )
4、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与人民都是构成法律关系的主体。因此,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
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国家行政机关。( )
6、缓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种之一。( )
7、凡是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 )
8、婚姻自由是男女婚恋自由和解除婚约的自由。( )
9、现役军人在军人无犯罪行为条件下,配偶要求离婚需军人同意。( )
10、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
四、辨析(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
1、 李名今年40岁,他有权作为选民参加其所在县人民代表的选举投票,且在选举会场的任何言论都不受法律追究。
2、 对某公司的违法占地行为,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后,市政府也有权对其罚款。
五、案例分析(共20分)
1、罗某是个体运输户,因经营管理不善,无力缴纳公路费,1994年11月15日、12月11日县交通管理局派出机构芳桥交通管理站两次通知罗某,限其1994年12月31日前缴清所欠公路管理费8900元。罗某未能及时缴纳。1995年1月7日,罗某驾车经过芳桥管理站时被值勤人员拦下,执勤人员不听罗某解释,把罗某推进交通管理站。三名执勤人员轮流殴打罗某,逼其缴纳公路管理费,致使罗某脾脏破裂,住院42天,花费医药费2860元。问:罗某请求行政赔偿的程序是什么?
2、甲经营村里的果园,后因劳累过度而卧床不起。其子女又不在本地工作。此时果实已成熟,甲的好友乙便担负起照看果园的任务,还雇用十几个村民将果实采下来出卖。获得收益1万元。其中交给村里费用1000元,雇工费用1000元,此时甲却病重身亡。卖果子钱一直放在乙家里。后甲的子女要求归还这笔钱,乙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帮忙甲将分文没有,所以要求甲的子女分给他1/3,为此引起纠纷。问:(1)乙的行为在民法上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2)乙的请求应否支持?为什么?
3、钱某,男,22岁,无业。赵某,男,20岁,无业。钱、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1991年1月3日凌晨1时,二人到达该商场后,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钱某撬门进入,窃去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钱某想到放把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钱某出来后,二人逃离现场。第二天分赃时钱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问:对钱某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并且说明理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