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景观
一、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与欣赏
㈠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分类
⒈人文景观的特点:中国人文旅游景观具有悠久性、广阔性、多样性、凝聚性等特点。
⒉人文景观的分类:一般常见的分类是将其分为历史遗迹类、古建筑类、古代陵墓类、城镇类、古典园林类、宗教文化类、社会风情类等不同的类别。
㈡人文旅游景观的欣赏:
科学性内涵
历史的积淀:“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卢沟桥
⒈欣赏其: 文学性内涵
艺术性内涵
社会性内涵
二、中国城池
㈠古城的沿革:
⒈夏商周时期是都城发展的最初阶段。
⒉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了筑城的高潮。
⒊西汉的都城—长安,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自商周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城市。
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规划整齐的新型城市。此时的城市建设已开始将宫城区和居民区分别开来,建立了里坊制度,并实行中轴对称的布局等。
⒌隋唐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长安城。由宫城、皇城、郭城三部分组成。
⒍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由内外三重方城组成:最内者为皇城,中间为内城,最外为外城。汴京城的最大特点在于取消了里坊之隔,形成了新的街市。当时的游乐场所叫瓦肆。
⒎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部分构成,全城以紫禁城为核心,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围绕南起永定门,中经奉天殿,北至钟楼的中轴线布置、展开的。由南向北依次是:永定门、前门、正阳门、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紫禁城、万岁山(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括号前面为明朝的叫法,括号里为清朝的叫法,要分开)。
㈡古城的特点
⒈中国古代城市早期主要是用来防御外敌而建的。
⑴城郭分明—郭包在城的外围,有“内之为城,外之为郭”之说,统称城郭。筑城主要用来保护统治者,而城外建郭则主要是保护平民百姓。
⒉中国古城的特点: ⑵防御体系严密
⑶结构与布局完整—北京城宫城—紫禁城的左前方(东侧)建有太庙,右前方(西侧)建有社稷坛。
⑷基础设施完善
⒊著名的古城
⑴“七大古都”—历史上河南安阳、西安(时间最长,朝代最多)、河南开封、洛阳、北京、南京、杭州;
“六大古都”中不包括安阳。
⑵其中南京、西安的古城是现存古代城池的代表。
⑶此外,我国古代城池保存较为完好的还有荆州古城、兴城古城、平遥古城、大理古城、丽江古城、潮州古城、肇庆古城、凤凰古城等。
⒋南京古城
⑴历史上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
⑵明代南京城内平面布局大体上可分为三区,即军事区(位于全城西部)、商业区(位于全城中部和西南部)、行政区(位于全城东部的钟山之阳,为皇城、皇宫所在地)。
⑶皇城位于宫城之外,辟有洪武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四座城门。
⑷宫城亦名紫禁城,设置六门,即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
⑸宫城内有前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和后二殿(乾清宫、坤宁宫),均压在南北中轴线上。
⒌西安古城
⑴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也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共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
⑵明代西安城墙,每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远。每门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
三、万里长城及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㈠万里长城
⒈长城的修建
⑴长城是以城垣为主体。
⑵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先后有20余个诸侯国和王朝修筑过长城,历时2700多年,总长度达50000多公里,遍及东北、华北、西北、中原等16个省市区。
⑶我国修筑长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⑷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的诸候国。
⑸先秦时期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防止邻国和异族的侵掠。
⑹从秦代至明代,在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三次修筑长城的高潮。
①第一次是在秦代—利用10年时间,将秦、赵、燕三国北方边地的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增筑,形成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里长城。
②第二次在汉代—汉长城东起鸭绿江畔,向西经过内蒙古阴山、居延海,再过甘肃的酒泉、玉门、敦煌,向西一直延伸到新疆的罗布泊和库尔勒,全长10000多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③第三次在明代—明长城西起甘肃的嘉峪关,经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直到辽宁鸭绿江边,横亘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7500多公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代修建的。
⒉明长城的基本结构
⑴明长城的建筑结构非常完备,包括城墙、城台、烽火台、关口等部分。
城墙—是长城的主体部分。、
城台—是凸出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故俗称“马面”。
烽火口—又叫烽火台、烟墩、狼烟台,是用作报警的通信设施。
关口—多用于长城沿线地势险要的两山之间、山河之间、山海之间或交通要冲之地。关口平时是进出长城的通道,战时则是进攻和防守的重点。
⑵著名的关口:“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外三关”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⑶山海关
①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大将徐达在此构筑长城、建关设卫,因关在燕山和渤海之间,故名“山海关”。
⑷居庸关
①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将徐达在此修筑了居庸关关城。
⑸八达岭
①八达岭在北京市延庆县境内,为护卫居庸关的一道重要屏障。八达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扼守着出入北京的咽喉要道,有“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之说。
⑹嘉峪关
①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征西将军冯胜在此创建关城。
② 嘉峪关包括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城壕五个部分。
四、古代宫殿
㈠古代宫殿的沿革
⒈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一般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开创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
⒉隋唐时期宫殿建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宫殿建筑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㈡古代宫殿的特点
⒈宫城环绕—往往还在宫城之外建有皇城,皇城之外建有郭城,将宫殿区、官署区、居民区严格分隔开来。
⒉前朝后寝—前朝是皇帝办公、处理政务、举行大典的地方;后寝则是皇帝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场所。
⒊三朝五门—始于周代。如北京故宫的“三朝”是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五门”是大明门(大清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太和门)。
⒋中轴对称—宫城南门和北门之间的连线作为中轴线,把重要的皇家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建在轴线上,又将最重要的大殿建于中轴线的中央。
⒌左祖右社—在宫殿的左前方设立祖庙,祭祀本朝先皇,因是天子的祖庙,又叫太庙;在宫殿的右前方设立社稷坛,祭祀土神和谷神。
㈢北京故宫
⒈北京故宫即明清两代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为辉煌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⒉紫禁城建于明永乐年间。城的四面各开城门一座,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⒊宫城中的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建在中轴线上,即:午门、奉天门(太和门)、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宫后苑(御花园)、玄武门。
⒋整个中轴线上的建筑以乾清门为界按性质的不同分作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是帝王政治的中心。外朝宫殿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主。内廷是帝后居住的中心,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主,两侧分别建有东、西六宫。
⒌总体看来紫禁城以中轴线为骨干,以三大殿为核心,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的布局,几乎达到了令人惊赞的完美程度。
⒍“ 紫”本指天上的紫薇星垣,位于中天,位子永恒不移,古人认为是天帝所居,故将天帝居住的天宫称为“紫宫”。皇帝自称“天子”,自然应把居住的皇宫比喻成天上的紫宫。皇宫为皇帝的居所,当然是外人不能随意出入的“禁”地。因此“紫禁”二字,既附会了“天意”,又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太和殿有“龙”12654 条。
⒎建筑的屋顶尊卑有序:如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 悬山顶>硬山顶;开间的大小各有等级:9间(太和殿为11间为特例)、7间、5间、3间;建筑物的着色上黄色最尊,向下依次是赤、绿、青、蓝、黑、灰;彩画运用上清代以和玺彩画最尊。屋脊上的走兽也有严格的等级,最多可用9个,即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⒏北京故宫于1925年被辟为故宫博物院,现收藏100多万件古代艺术珍品,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五、古典园林
㈠中国古代园林的沿革
⒈商代就出现了我国古代园林的最初形式—囿。
⒉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生成阶段。从汉代起,“囿”已被改称为“苑囿”或“苑”,成为帝王或皇家园林的专有名词。
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转折时期。形成了以山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园林。魏晋时期所确立的园林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园林建筑的主流。
⒋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兴盛时期。
⒌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园林建筑的成熟时期。
⑴明代中叶以后,北京、南京、苏州及太湖周围地区掀起了私人造园的高潮。
⑵计成著成的《园冶》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造园著作。
⑶静明园、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静宜园、清漪园以及后来的颐和园等都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杰作。
⑷清代私家园林形成了北京、江南、岭南三大地方风格。
㈡园林类型与特征
⒈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皇家园林
⑴按占有者的身份来划分,可分为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公共游憩园林
北方园林—多集中在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几个古都;
⑵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 江南园林—多集中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尤以苏州最为著名;
岭南园林—多集中在潮州、汕头、广州等地具有明显的热带风光特点;
⒉古典园林的特点
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建筑雄伟,富丽堂皇;
⑴皇家园林的特点 宫苑合一的帝王享乐地。皇家园林兼有皇帝处理朝政和消闲野游两大主要功能;天下美景,兼收并蓄;范围小,主题突出
⑵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建筑物体量小、色彩朴素淡雅、造园技艺高超诗情画意,蕴含深刻
㈢园林的要素及构景手法
⒈构成要素⑴中国古代园林主要由山、水、建筑、花木等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
山是园林的骨骼
⑵山 叠石成山要具瘦、透、漏、皱、丑的特点
园林中的山要姿态优美,气势雄伟,轮廓曲折,造型奇特,以假乱真,再现自然。
⑶水—水是园林的血液。
⑷建筑 建筑是园林的眼睛。
厅堂常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⑸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是园林的毛发
⑹总之,园林中的山、水、建筑、花木都是组成整个园林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协调在一起,才会造就出移天缩地、巧夺天工的优美的园林,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⒉构景手法(看书具体用法)
⑴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㈣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
⒈我国现存的古典皇家园林主要有:
⑴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大型皇家园林中最为完整、最为典型的一个。
⑵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由南面的宫殿区和北面的苑景区两大部分构成。
⑶北海公园—始建于辽代,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
⒉我国现存的古典私家园林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尤以苏州的私家园林为典型代表。
⑴拙政园
⒊苏州四大名园
⑵留园
⑶沧浪亭
⑷狮子林
责任编辑: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