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导游考试辅导:中国中医学文化(一)
来源:优易学  2010-1-22 16:10:1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专题六:中医学
  中医学概念: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传统医学科学。
  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形成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
  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疾病,从而有了应用中药的起源
  在烘火取暖时,逐渐产生了热熨和灸法
  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病的方法,并由此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经络学说。
  历史上代表性中医学著作的历史年代、医家或作者
  春秋战国《黄帝内经》
  汉朝以前《难经》
  东西两汉间《神农本草经》 
  东汉《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西晋《针灸甲乙经》皇甫谧
  隋朝《诸病源候论》巢元方
  唐朝《唐本草》苏敬等20余人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
  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
  《瘟疫论》吴又可
  清代《温热论》叶桂;《湿热条辨》薛雪;
  《温热经纬》王士雄;《医林改错》王清任
  “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流派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其学术观点对温病学说的形成以很大的启示;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驱病,以汗、吐、下为攻邪的三个主要方法,后世称他为攻邪派;
  李东垣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他为补元气派;
  朱震亨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他为滋阴派。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的基本含义
  1、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2、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辨证论治的基本含义
  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
  “辨证”的“证”是疾病的原因、病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的概括。
  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症候。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诊法:望、闻、问、切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