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要注意的是,在近几次考试的阅读题中,记叙文体裁的文章比重有所增加,比如2007年6 月试题中的第二篇深度阅读和2007年12 月试题中的第二篇深度阅读等。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x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有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记叙文的写作常伴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因此议论和抒情往往夹杂其中。无论是顺叙还是倒叙,在引出话题,讲完一件事情后,作者往往会表达个人感悟或提出建议等。说到记叙文,必然要提到它结构中的5个W (when , where, who, why, what) 和1个H (how)。毫无疑问,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元素是阅读的一个重要任务。四级考试中的记叙文讲述的内容多为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可以把教育作为一个主题,积累相关的词汇,了解中西方教育的文化差异,这对于做阅读题和听力题都非常有帮助。有人称阅读为“行踪不定的实体(elusive entity)”, 因为阅读的过程绝不是一个被动的输入过程,而是一个需要读者去理解思考的动态复杂过程。读者既要理解文章的词句,又要理解文章大意,甚至作者的写作目的、态度等。前者是理解的基石,后者是理解的目的。因此,在题设中这两部分就成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们就以词句和篇章的理解为切入点,一起来学习如何阅读记叙文。
一、词句的理解
1. 有关因果的题设
词句的理解属于细节题。很多细节题考的就是记叙文六要素中的why和how, 尤其是就某事的原因提问。比如2007年12月第二篇深度阅读有两个设题与原因有关;2007年6月第二篇深度阅读中竟有三个设题是与原因有关的。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下:Why did someone do something? / Some-one did something because ______. / Someone attributed the success / failure to ____.
对于这类题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答案。
(1)体会文中的直接引语
这些直接引语往往能清楚地表明说话者的目的和动机。比如2007年12月第二篇深度阅读中女儿的话(I just want to tell the story of an angel going to first grade.) 就一目了然地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根据文章内容和常理总结
比如2007年12月第二篇深度阅读中,没有直接说出母亲帮助女儿修改作文的原因,而是通过一系列排比句表达了母亲作为一名作家深知写作过程的艰辛。其目的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历其中的痛苦,想帮助她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3)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
题设中询问的原因往往出现在所讲事实的前后,这时大家尤其要意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信号词和句型。信号词有:because (of), 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since, as, for,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thus等;句型有:So the reason is (was) ... / Someone does something for ...等。此时,大家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