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专业课复习 >> 正文
2009年自考公共政策重点复习资料: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来源:优易学 2011-6-23 17:53:3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
  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标准: (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的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的小.
  预测性评估的步骤 :方案调查 — 详细研究 — 进一步的分析— 试验性证实。预测性评估的依据理论假说,价值体系和分析方法. 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德尔菲法 , 时间序列分析法 , 投入-产出分析法
  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方法: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
  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是政策目标协调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整个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统一协调的具体保障.决策过程的合法化:法定的决策程序在政策合法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行政系统决策程序 :法制部门的审查 、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