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报考指南 >> 正文
天津市2009年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课程考试大纲
来源:优易学 2011-4-29 14:16:0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最倾心的外国作家;鲁迅与陀氏在小说艺术上的相通之处;鲁迅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小说的主要话语。
  鲁迅作品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部分(次重点)
  鲁迅作品阅读、分析、理解的考核,旨在培养和检测自学应考者对鲁迅作品阅读、综合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总体考核目标以《鲁迅选集》中所收杂文作品为主,兼及对鲁迅作品的总体把握。具体考核目标如下:
  识记:
  鲁迅各部作品集的名称、创作背景、题名的由来、含义及有代表性的作品;鲁迅生平事迹也在考核范围之内,识记关键点即可。
  应用:
  《鲁迅选集》中杂文名篇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鲁迅选集》所收作品较多,现规定必读篇目如下:《随感录三十九》、《随感录四十》、《现在的屠杀者》、《估<学衡>》、《娜拉走后怎样》、《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夏三虫》、《战士和苍蝇》、《我的“籍”和“系”》、《死地》、《答有恒先生》、《小杂感》、《文学和出汗》、《习惯与改革》、《宣传和做戏》、《<自选集>自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现代史》、《推背图》、《夜颂》。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本大纲第一部分关于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规定,是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的基本出发点,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则是本大纲的主体部分。为使之得到落实,兹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规定了具体考核目标,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来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自学应考者能够准确记住规定的有关知识点。
  “理解”:要求自学应考者能够弄懂并讲清楚规定的知识内容。
  “应用”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作出简要综合分析。
  “综合应用”:要求能够运用有关知识或从整体、或从局部对有关问题作出综合应用论证。具体作品阅读综合应用的考核,一般属于综合应用能力层次。
  对各考核点的能力层次规定,即是对自学应考者进行考核的水平要求。考试命题不可随意提高考核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免增加考核的难度。但是,高能力层次的考核点,其中也包含着低能力层次的要求。比如,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点中也包含识记能力、理解能力、简单应用能力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1.《鲁迅论稿》 王国绶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4月
  2.《鲁迅选集》 (1-4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3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了解鲁迅生平及思想发展
  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确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学习鲁迅研究课必须首选阅读一本可靠的鲁迅传记,以清晰、准确地了解鲁迅生平和思想发展道路,再接触鲁迅的具体作品、研究具体的有关鲁迅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了。现有1981年以后出版的几种鲁迅传记可以参考:朱正著《鲁迅传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林非等著《鲁迅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林志浩著《鲁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吴中杰著《鲁迅传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林贤治著《人间鲁迅》,花城出版社出版。另有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著的《鲁迅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亦可参考。
  2.认真阅读鲁迅作品
  掌握本课程有关知识内容尚需以认真阅读大量鲁迅作品为基础。首先应通读规定的《鲁迅选集》中的作品,力图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要注意独立思考,认真揣摩,领会方法,举一反三,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练习写分析文章,这是提高分析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方可对鲁迅进行宏观的把握。
  3.了解鲁迅研究史概况
  学习本课程还应对八十年来的鲁迅研究史有一概括了解,这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4.认真研究教材
  依据大纲,认真领会教材各个论题中的主要问题。可根据大纲规定,对15个论题分别情况或重点或泛泛进行阅读和理解。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助学的正确导向。
  2.重点培养应考者独立阅读、分析和评价鲁迅作品的能力;应对本大纲第二部分所列鲁迅各作品集和阅读作品的规定考核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因为这属于教材外内容。
  3.讲授力求具有启发性,注重分析方法的示范,启发应考者举一反三,重点内容应重点综合应用,一般不必求全求深,讲清要点即可。
  4.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学时72学时,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其意义 8
第二章 “五四”时期鲁迅思想的一个侧面 2
第三章 改革国民性的全方位思考 8
第四章 塑造新的民族性格 2
第五章 鲁迅精神的求实特征 2
第六章 《中国人的特性》百年掠影 2
第七章 鲁迅的艺术思维与中西文化 6
第八章 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4
第九章 鲁迅小说关于时代的思考 6
第十章 鲁迅小说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6
第十一章 反映时代眉目的杂文诗史 6
第十二章 鲁迅杂文艺术的初创到成熟 6
第十三章 《野草》表现的鲁迅思想和人生哲学 8
第十四章 鲁迅与果戈理二题 3
第十五章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比较 3
总 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章节、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10%,“应用”为7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的比例一般为2:3:3:2。
  4、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为:重点占65%、次重点25%、一般占10%。
  5、本课程试题的题型是:填空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双向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含阅读分析题)。
  6、考核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六、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立人”思想是鲁迅_____年在_________求学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观点。
  2._________是宣讲鲁迅国民性思想的第一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括号内)
  1.堪称“五四”道德重建宣言的鲁迅杂文是(  )
  A.《随感集四十》 B.《我之节烈观》
  C.《春末闲谈》 D.《娜拉走后怎样》
  2.“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语出(  )
  A.《人之历史》 B.《科学史教篇》
  C.《文化偏至论》 D.《靡罗诗力说》
  (三)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括号内)
  1.鲁迅小说的题材有(  )(  )
  A.工人题材 B.农民题材  
  C.知识分子题材     D.小商业者题材
  2.鲁迅前期杂文集有(  )(  )
  A.《坟》 B.《华盖集》
  C.《二心集》 D.《而巳集》
  (四)简答题 简述鲁迅早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特点。
  简述《狂人日记》的意义。
  (五)论述题
  鲁迅“立人”思想有何意义?有无局限?试申论之。
  试分析鲁迅的杂文《现代史》。(附原文)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