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
识记:
鲁迅启蒙工作的内容;鲁迅思考的中华民族新的思想文化性格包含的主要内容。
理解:
鲁迅“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这一追求的意义。
应用:
鲁迅何以向往“汉唐气魄”?
第五章 鲁迅精神的求实特征(次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的延伸。鲁迅精神的最本质特征即是求实特征,本章对此予以专论,要求领会鲁迅精神求实特征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一鲁迅自述的出处。求实精神对于鲁迅的意义。
理解:
正视现实是制约着鲁迅精神其他特征的主导特征。
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鲁迅这段自白:“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中国人的特性》百年掠影(一般)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前五章内容的背景资料,作一般了解即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所重视的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著作及作者;该书在中国主要译本及译者。
第七章 鲁迅的艺术思维与中西文化(重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鲁迅艺术思维与中西文化的关系,即鲁迅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的艺术思维构成的文化要素;鲁迅创造的艺术世界涉及的主要学科;鲁迅创建中国文化的双重任务;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的文化意义;《科学史教篇》论“人性”的发展及意义;鲁迅杂文创作的贯穿线;《文化偏至论》中关于借鉴西方文化的方法;《看镜有感》的主旨;《拿来主义》的主旨;鲁迅艺术思维的核心;鲁迅对进化论的接受;鲁迅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形象;鲁迅关于《阿Q正传》创作目的自述;鲁迅《斯巴达之魂》的创作背景及其思想主旨;《摩罗诗力说》一文的宗旨,鲁迅概括的摩罗诗人的品性。。
理解:
鲁迅对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鲁迅文化思维的核心内容。
应用:
鲁迅对中西文化的融合;鲁迅艺术思维的民族血脉和文化基础。
第八章 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次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鲁迅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深刻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五四”时期否定的文艺观;后期鲁迅强调的文艺的阶级性、社会属性及其自身的特性;鲁迅有关对舍弃文艺自身特性的文艺宣传的具体反拨。
理解:
鲁迅对左翼文学阵营内部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错误的反拨、批评。
应用:
鲁迅是如何看待作家的立场、世界观、道德修养与创作的关系的;鲁迅的美学观。
第九章 鲁迅小说关于时代的思考(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深入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关于小说创作目的的自述;鲁迅小说塑造的各种类型的孔教徒伪君子典型;鲁迅小说揭示国民弱点的基本态度;鲁迅小说的两大题材;鲁迅关于《狂人日记》创作成因的自述;《孔乙己》的姊妹篇以及该作品主要人物形象;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
理解:
鲁迅“遵命文学”的独特内涵;鲁迅小说的创作目的;《药》的主题。
应用:
祥林嫂形象;鲁迅塑造阿Q、祥林嫂、单四嫂子、华老栓、闰土等下层人物形象的用意;吕纬甫形象;魏连殳形象。阿Q及其典型意义;闰土形象;鲁迅农民题材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子君、涓生形象;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特点。
第十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深入掌握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字史的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小说取法于外国小说的艺术手法;《白光》采用的外国小说艺术手法;《弟兄》、《高老夫子》、《肥皂》等写人物性格的主要艺术手法;鲁迅小说在艺术手法上对民族文学传统的继承;鲁迅关于“白描”、“画眼睛”的具体论述。
理解:
鲁迅小说是怎样冲破中国小说旧形式的;鲁迅小说结尾之笔的五种不同意境。
应用:
鲁迅小说的“白描”;鲁迅小说的“画眼睛”;鲁迅小说继承中外文学艺术经验的特点。鲁迅在创作方法上的开放性;鲁迅小说的民族风格;鲁迅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批判继承。
第十一章 反映时代眉目的杂文诗史(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深入了解鲁迅杂文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创作中居主导地位的文体;鲁迅杂文的体式;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特点及其文学史意义;鲁迅弃医从文后的第一批思想成果;鲁迅批判夫权思想的重要杂文;鲁迅批判父权思想的重要杂文;《娜拉走后怎样》的创作目的;《青年必读书》的用意;《华盖集续编》的主要背景;《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的基本内容;《小杂感》、《可恶罪》的体式;《“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阐述的文学观;《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与革命》的内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沉滓的泛起》的内容;《隔膜》、《买<小学大全>记=和《病后杂谈之余》的内容;《论第三种人》、《从讽刺到幽默》、《“论语一年”》的内容;《门外文谈》的内容;《保留》的内容;《大小骗》、《文坛三户》的内容;鲁迅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名篇。
第十二章 鲁迅杂文艺术的初创到成熟(重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鲁迅杂文艺术从初创到成熟的发展变化情况,掌握鲁迅杂文文学性物质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思想的主要载体;鲁迅杂文的文学特质。
应用:
《热风》时期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到了《华盖集》时期鲁迅杂文在艺术上的发展变化。
第十三章 《野草》表现的鲁迅思想和人生哲学(重点)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野草》所反映的鲁迅思想和人生哲学,领会《野草》的价值。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野草》的文体、写作时期;《野草》的主要思想特点;《野草》对于研究鲁迅思想和他的人生哲学的意义。
理解:
《影的告别》的题旨;《希望》的思想内容;《失掉的好地狱》题旨。
应用:
《过客》中过客、老翁、女孩三个形象;《复仇》的题旨;《这样的战士》思想内容。《野草》的思想价值。
第十四章 鲁迅与果戈理二题(次重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主要掌握鲁迅小说与果戈理小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关于果戈理的重要论述。
应用:
鲁迅的创作在哪些方面“取法”于果戈理。鲁迅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
第十五章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比较(一般)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鲁迅小说创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关系,要求通过本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研究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