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 课程性质与特点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汽车中主要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汽油机电子燃油喷射、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系统、动力转向系统、主动悬架、安全气囊、智能车辆、电子自动行驶系统及CAN总线车内局域网等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现代汽车中主要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对汽车新技术发展有更实质、更全面的了解,为掌握先进维修与检测技术方面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
(二)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深刻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以及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要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深刻理解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以为提高汽车各部件、总成性能服务的,为提高汽车使用性能服务。掌握汽车新技术必须以了解汽车各部件、总成的性能与汽车总体性能的关系为线索,在研究提高各总成部件性能的基础上使之协调优化。
3、深刻理解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对汽车基本部件、总成的控制原理;分析各部件总成的调节控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和故障诊断、应急处理方法;讨论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4、深刻理解主要汽车电子控制新技术、新产品的基本构造、控制原理和主要功能。
(三)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力学、数学、机械制图、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等相关课程的初步知识。
2、与专业课的关系
属于专业课,为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的中心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
第一章 电子汽油喷射(EFI)
第二章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 AB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六章 安全气囊系统
次重点章节:
第四章 动力转向
第七章 智能车辆
第八章 电子自动行驶及导航系统
一般章节:
第五章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第九章 CAN应用基础
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子汽油喷射(EFI)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电子汽油喷射(EFI)的基本组成、特点、类型;电子汽油喷射(EFI)燃料系统的控制元件、喷油器时控开关;电子汽油喷射(EFI)吸气系统的节气门体和空气阀;电子汽油喷射(EFI)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包括开关信号)和执行器;电子汽油喷射(EFI)的控制单元(ECU)。
重点:电子汽油喷射(EFI)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包括开关信号)和执行器;发动机空气系统控制、发动机燃料系统控制和发动机点火控制。
难点:电子汽油喷射(EFI)的 喷射正时控制、喷油量控制和喷射校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EFI概述
1、EFI发动机的历史
2、EFI基本组成
3、EFI与化油器的比较
4、EFI的特点
5、EFI的类型
6、EFI的基本构造
7、EFI组件
第二节 燃料系统
1、燃油泵
2、燃油泵控制
3、燃油滤清器
4、脉动衰减器
5、压力调节器
6、喷油器
7、冷起动喷油器
8、冷起动喷油器时控开关
第三节 吸气系统
1、节气门体
2、空气阀
第四节 电子控制系统
1、空气流量表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3、水温传感器(THW)
4、进气温度传感器
5、发动机点火信号(IG)
6、起动机信号(STA)
7、EFI主继电器
8、氧传感器
第五节 ECU的功能
1、喷射正时控制
2、喷油量控制
3、喷射校正
(三)考核知识点
1、电子汽油喷射(EFI)的基本组成、特点、类型。
2、电子汽油喷射(EFI)燃料系统的控制元件、喷油器时控开关。
3、电子汽油喷射(EFI)吸气系统的节气门体和空气阀。
4、电子汽油喷射(EFI)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包括开关信号)和执行器。
5、电子汽油喷射(EFI)的控制单元(ECU)。
(四)考核要求
1、电子汽油喷射(EFI)的基本组成、特点、类型。
领会:EFI发动机的历史、EFI基本组成、EFI的特点、EFI的类型、EFI的基本构造和EFI组件。
2、电子汽油喷射(EFI)燃料系统的控制元件、喷油器时控开关。
识记:燃油泵、燃油泵控制、燃油滤清器、脉动衰减器、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冷起动喷油器、冷起动喷油器时控开关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电子汽油喷射(EFI)吸气系统的节气门体和空气阀。
识记:吸气系统的节气门体和空气阀结构与工作原理。
4、电子汽油喷射(EFI)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包括开关信号)和执行器。
识记:空气流量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THW)、进气温度传感器、发动机点火信号(IG)、起动机信号(STA)、EFI主继电器、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5、电子汽油喷射(EFI)的控制单元(ECU)。
识记:电控单元对喷射正时控制、喷油量控制和喷射校正。
第二章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液压控制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超速挡控制系统、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重点:液压控制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难点: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自动变速器的概述
第二节 液压控制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1、自动变速箱简介
2、主要部件及其基本功能
第三节 液力变矩器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2、液力变矩器的动力传输原理
3、变矩器扭矩成倍放大的原理
4、定轮单向离合器的功能
5、变矩器的性能
6、变矩器的运作
7、锁止离合器机构
第四节 行星齿轮机构
1、离合器(C1及C2)
2、制动器(B1、B2、和B3)
3、单向离合器(F1及F2)
4、行星齿轮(前、后)
5、3速行星齿轮机构
6、自动换挡图
第五节 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1、油泵
2、阀体
3、手动阀
4、第一调节阀
5、第二调节阀
6、节气门
7、换低挡旋塞和闭锁调节阀
8、逆止阀
9、节气门液压控随动阀
10、速控液压阀
11、锁止信号阀
12、锁止继动阀
13、储能减振器控制阀
14、储能减振器
15、低压液压控制随动阀
16、第二液压控制随动阀
17、超速挡川页序阀(A140系列)
18、1-2挡换挡阀
19、2-3挡换挡阀
20、3-4档换挡阀(A140系列)
21、其他阀(A40、A440系列)
第六节 超速挡控制系统
1、超速挡主开关
2、超速挡“断开”指示灯
3、水温开关
4、超速挡电磁阀
5、速度传感器
6、换低挡压力开关
7、换低挡脚踏开关
8、超速挡电子控制元件(ODECU)
第七节 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1、离合器的自我控制
2、变速器换挡及发动机供油的控制
3、电子控制单元
4、特殊控制装置
第八节 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
1、构造
2、工作原理
3、电子控制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
1、液压控制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液力变矩器。
3、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
4、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5、自动变速器的超速挡控制系统。
6、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7、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考核要求
1、液压控制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领会:液压控制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主要部件及其基本功能。
2、液力变矩器。
识记: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动力传输原理、定轮单向离合器的功能、变矩器的性能、锁止离合器机构。
3、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
识记:离合器(C1及C2)、制动器(B1、B2、和B3)、单向离合器(F1及F2)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速行星齿轮机构的自动换挡图。
4、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简单应用:油泵、各型号阀体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自动变速器的超速挡控制系统。
领会:超速挡主开关、超速挡“断开”指示灯、超速挡电磁阀、速度传感器及超速挡电子控制元件(ODECU)的安装位置与工作原理。
6、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领会:变速器换挡及发动机供油的控制原理及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原理。
7、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识记: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 AB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AB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制动时汽车的运动分析、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ABS的基本结构,ABS的电子控制器及调节器。
重点:ABS的基本结构,ABS的电子控制器及调节器。
难点:制动时汽车的运动受力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制动时汽车的运动分析
1、汽车运动受力分析
2、载荷的转移
3、滑移率
4、汽车制动与车轮的旋转
5、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第二节 ABS的基本结构
1、ABS的结构
2、各种形式的特点
第三节 电子控制器
1、ECU概述
2、ECU的基本构造
3、调节器
(三)考核知识点
1、汽车运动受力分析。
2、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3、ABS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电子控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考核要求
1、汽车运动受力分析。
领会:汽车制动产生的力、侧滑摩擦力的过程,车轮抱死时的汽车运动情况分析。
2、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识记:最佳控制,滑移率,ABS的理想制动控制过程。
3、ABS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识记:ABS的组成及作用,ABS的形式及控制方式。
4、电子控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领会:ECU的基本电路构成,循环式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综合应用:ABS系统在车上的安装位置及要求。
第四章 动力转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动力转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液压助力转向的原理、叶轮泵、流量控制阀和调节阀、转向机壳、EPS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重点:液压助力转向的原理、流量控制阀和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EPS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动力转向概述
第二节 液压助力转向的原理
1、液压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
2、液压助力转向所需条件
3、液压助力转向机构的类型
第三节 叶轮泵
1、储液罐
2、泵体
3、流量控制阀
4、提升怠速装置
5、工作原理
第四节 流量控制阀和调节阀
1、车辆低速行驶时
2、车辆中速行驶时
3、车辆高速行驶时
4、减压阀
第五节 转向机壳
1、简述
2、旋转滑阀式
3、滑阀式
4、瓣阀式
第六节 EPS系统
1、EPS系统构造
2、EPS的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
1、液压助力转向的原理。
2、叶轮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3、流量控制阀和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转向机壳类型。
5、EPS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考核要求
1、液压助力转向的原理。
领会:液压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液压助力转向所需的条件,液压助力转向的类型。
2、叶轮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识记:叶轮泵的主要组成部件,叶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3、流量控制阀和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识记:车辆在低速、中速和高速时流量控制阀的控制方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4、转向机壳类型。
识记:旋转滑阀式、滑阀式、瓣阀式三种转向机壳的结构与车辆在各种状态时的工作原理。
5、EPS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领会:EPS系统的三大组成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EPS系统的控制方式(助力控制、回正控制、阻尼控制)。
第五章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功能与类型、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
重点: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执行器。
难点: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用传感器的结构与性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概述
1、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2、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1、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执行器
2、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用传感器
(三)考核知识点
1、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2、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3、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执行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用传感器。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