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的农民(电子学籍系统学生基本信息“户口类别”栏显示是“农业”)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在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为此,义乌市教育局积极研究方案,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机制。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11月11日,义乌市教育局正式启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摸底和登记建档工作。义乌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在11月25日前将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录入完毕,完成留守儿童登记建档工作,为全市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奠定基础。
二是结对帮扶,落实留守儿童帮扶措施。义乌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充分利用德育导师制,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发动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针对存在的困难落实帮扶措施。要重点组织学校领导、党员、热心教师作为志愿者,在情感、生活、学业、安全等方面予以关怀与照顾,以父母般的亲情,经常与留守儿童展开日常交流、学习辅导和思想沟通,并保持与监护人经常性的联系,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照顾者、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者。
三是家校沟通,保障关心留守儿童交流渠道。各校建立家校定期交流与沟通制度:一是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的交流沟通制度,班主任、结对教师利用电话、QQ等网络通道以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表现情况,指导家长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对孩子的亲情关怀;二是充分利用“家访”、“校讯通”、“亲情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增强其做好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以各种方式关心留守儿童,支持、配合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三是利用“家长学校”等平台,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切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