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向社区开放
来源:优易学  2014-1-22 13:59:03   【优易学:中国教育门户网】   资料下载   网上书店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政府主导,体育、教育、社区等部门共同协作的工作格局。杭州市学校场地开放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街道(乡镇)作为所在区域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村)民开放工作的管理单位,社区(村)居委会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村)居民开放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纳入社区(村)服务管理体系。教育部门负责督促学校按照规定提供和维护体育运动场等设施,配合社区(村)居委会和体育部门做好开放工作。体育部门培训和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育志愿者,指导学校检修维护体育设施、居民正确使用体育设施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定时开放。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村)居民开放所需经费,包括体育设施维护、更新、添置及人员和相关管理经费等由各级财政部门予以保障落实,其中设备维护、保养、更新和添置等经费,由学校列入年度预算;人员及相关管理经费,由各区、县(市)政府落实。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学校场地开放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村(社区)予以奖励或补助。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村)居民开放的时间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其中学校的田径场地和球类运动场地可在每天学生非在校时段向社区(村)居民开放,原则上安排在早晚时段。据统计,目前全市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已向社区(村)居民开放的中小学达到407所,另有70所中小学拟于近期开放,约占全市中小学校总数的60%以上。
    三是规范管理细则,创新管理方式。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村)居民开放工作做到定人定岗,社区(村)居委会与学校签订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使用协议,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向社区(村)居民公告,并向社区(村)居民颁发统一制作的“校园健身出入证”,社区(村)居民凭证进入校园。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村)居民开放期间,由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学校保安等有关人员负责开放管理工作。市教育局每年寒暑假期间对全市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向社区开放情况进行抽查,对抽查发现的学校场地开放时间和要求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督促学校立即改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开始尝试在学校场地开放工作中引入现代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开放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及学校场地开放的有序管理,目前已在西湖区古荡街道先行试点。
    近期,杭州市政府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巩固和深化学校场地开放工作,杭州市人大也对《全民健身条例》进行执法检查,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下一步杭州市将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推动全市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更为广泛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