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公务员 >> 公选领导 >> 基础知识 >> 经济知识 >> 正文
国际经济-第三节-国际金融
来源:优易学  2010-1-16 16:27: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公考书店

 

三、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组织又称国际金融市场机构,是指那些从事国际金融经营管理等项业务并具有超国家性质的金融组织。国际金融组织一般以银行的形式出现,也有一些是以基金、协会、公司等命名的。

  目前世界国际金融组织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一类是洲际性国际金融组织,如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一类是区域内一些国家建立的国家金融组织,如亚洲清算联盟、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西非开发银行、中非国家开发银行、加勒比开发银行等。

  1.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国际金融机构,1930年5月17日开始营业,目前加人国际清算银行的国家有45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与国际清算银行建立了业务联系。

  最早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是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其目的是为了便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债务的支付与转移,其后国际清算银行的职能开始转变,其宗旨是为了促使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并在国际金融清算中充当受托人与代理人。

  具体地说,目前国际清算银行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l)作为国际货币合作的讲坛;

  (2)作为中央银行的银行;

  (3)作为货币、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4)作为代理人、信托人和保管人,执行各种国际金融协议。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该组织于1945年12月成立,宗旨是促进国际间货币合作,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汇兑的自由化,消除外汇管制。该组织的主要活动:①监管成员国汇率政策;②每年与成员国进行一次磋商,对成员国的经济、金融市场形势和政策做出评价;③向成员国提供贷款。该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成员国缴纳的份额和向成员国借人的资金。贷款只限于成员国财政和金融当局,不与任何企业进行业务往来,用途限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或用于经常项目的国际支付,期限为1-5年。我国于1980年恢复了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并拥有执行董事的席位。

  3.世界银行

  该组织成立于1945年,宗旨和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成员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地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该组织的资金来源是成员国缴纳的股金和通过发行债券募集。我国是世界银行的成员。世界银行贷款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生产性贷款,贷款对象是会员国中的低收入国家政府或政府担保的国营或私营企业,贷款期限长达10-50年,生产率低于国际市场利率。贷款严格用于特定的开发或建设项目。

  4.亚洲开发银行

  该组织成立于196。年,总部设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是一个区域性的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该组织现有成员国56个,我国是亚洲开发银行董事会成员,第三大股东。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是向会员国发放的进行投资和技术援助的贷款。目前,优惠贷款提供给人均GNP低于670美元的低收入会员国,不收利息,手续费为1%。普通贷款利率是浮动利率,期限为10-30年。

  四、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间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也指国际间的长短期资金借贷场所,或全球范围内所有从事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习惯上称国际金融业务的集中地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前者是资金借贷在1年以内的交易市场,后者是资金借贷在1年以上的交易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

  (l)国际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市场,主要交易货币是美元。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外汇供求,形成外汇价格(汇率)体系;资金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在国际间兑换及汇付;作为国际金融活动的枢纽,提供履行授信或偿债的契约业务,并预防汇率变动的风险。

  外汇市场的参加者有外汇经纪人、外汇银行、外汇交易商、进出口商和各国中央银行等。各国的中央银行参与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其金融政策,维护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因为汇率是一个宏观经济变量,是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体现,通过稳定或调控汇率变化,有助于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全球外汇市场在空间和时间上联成一个国际性大市场,各地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日益缩小,汇率涨落不定,外汇市场激烈动荡。外汇市场分为正式的市场和非正式的市场,正式的市场有具体的交易场所,非正式的市场是利用电报、电话、电传等进行交易,没有固定的交易地点。

  全球外汇市场之所以能称得上是统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同一货币在各地的价格基本上是一致的。由干大量套汇的存在,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在不同的货币中心之间将趋于相等。

  (2)国际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黄金、白金、白银市场的简称,是集中进行金、铂、银买卖和金币兑换的交易市场。在当代各国的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虽已退出货币流通领域,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稀缺性,金、银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间其他经济往来的最后支付手段,而且是任何纸币符号都无法取代的价值储藏手段,还是工业生产、珍贵艺术饰品的重要原料。因此,金、银买卖既是国家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调整个人财富储藏的一种形式,还是投机者从中渔利的一种交易。

  (3)国际证券市场。

  国际投资主要分为国际证券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前者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后者可以取得生产和管理的控制权。证券投资是购买一国货币计量的纯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和债券。购买债券,投资者只是借出他的资本以便持续地获得固定报酬,并在一个预定的日期收回债券的面值。购买股票,投资者购买的是权益,或者说得到了对公司净资产的一份所有权。

  国际证券投资的基本动机是在国外获得更高的报酬。如果一国债券的报酬率高于其他国家的债券报酬率,那么别的国家居民就会购买该国的债券,这会导致世界各国有同样的报酬率。如果国内居民预期外国公司未来获利的能力比国内公司的大,则会做出购买外国公司股票的决策。

  2.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

  (1)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是指:金融市场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外汇管制,资本的输入和输出趋向自由;利率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银行存款与贷款的限制;金融业务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银行业务与证券公司业务的交叉限制。放松或取消外汇管制,是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并购,银行业务向证券业务的渗透,或证券业务向银行业务的渗透,也常被简单地概括为银证混业经营。实际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证分业经营的篱笆就开始被逐渐拆除。

  (2)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国际并购、金融业务覆盖范围和金融交易平台的国际延伸、离岸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务的国际性来体现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各国金融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导致的对金融企业规模的追求,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频率的提高,成为金融企业国际并购的强大推动力量。金融交易平台的国际延伸是金融全球化的又一重要内容,近一二十年来各个金融企业热衷于借助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极力拓展交易平台。证券交易所或证券交易系统的联盟或合并成为金融交易平台国际延伸的另一重要方式,证券交易所及证券交易系统的联盟或合并,实际上意味着上市证券的相互挂牌,意味着证券交易平台的扩展。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来考察,证交所的合并,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短期国际游资对少数国家证券市场的不良冲击,也有助于缓解短期国际游资在流向和流量上的过分不均衡。证券筹资者获得了十分广阔的筹资机会和筹资便捷度,筹资成本也大大下降。

  (3)金融证券化。

  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和必然趋势。金融证券化包括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融资证券化是指,资金需求者采取发行证券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筹措资金;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通过金融技术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的证券的行为。融资证券化意味着银行在存贷款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也意味着银行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比重及非金融企业负债占企业总资产比重不断下降。

  (4)金融创新化。

  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产品的创新,即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一般来说,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的出现,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发展,以及银行国际业务中货币和利率的互换、票据发行便利和远期利率协议等新的交易技术的引人。

  如果说早期的金融创新主要是基于逃避金融管制的需要,那么近年来的金融创新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多方面需求,满足金融业的竞争需要,甚至可以说是以往金融创新的一种惯性使然。现代金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新金融,创新成了现代国际金融发展的最直接的内在推动力量。目前,国际上金融衍生产品已经超过1200种,而且新的金融产品仍在不断涌现,并呈现出形式越来越复杂、技术处理越来越玄妙、组合管理越来越科学的特点。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一经推出,便得到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