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汇率
随着黄金输出量或输人量的增加,将减轻外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压力,缩小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并使其逐渐恢复或接近铸币平价,这样就起到了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纸币制度下外汇决定的基础。金本位制度崩溃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纸币流通制度。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只所以能够流通,是由一国政府通过法令把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而实现的。政府还参照过去金属货币含金量,用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作纸币的“黄金平价”。因此,在纸币流通制度下,如果纸币真正代表所规定的黄金平价时,则两种货币的黄金平价之比,是决定该货币汇率的基础。但是,在纸币流通制度下,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着通货膨胀,导致纸币贬值的问题。纸币实际代表的含金量和它的法定黄金平价,通常出现脱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纸币的汇率就不应当由它的黄金平价来决定,而应当由纸币实际代表的含金量为依据。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以协议形式,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不得超过黄金平价的1%,后来又把上下限放宽到黄金平价的2.25%,但也未能长期维持下去,终于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
(3)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国货币汇率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
①本国经济状况。一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是决定该国货币汇率持续稳定的基本的和首要的因素。当一国的生产持续增长,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供应量正常,物价稳定,从而增强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发达,经济实力增强,其货币汇率就趋于上涨;反之,当一国生产停滞或衰退,财政赤字巨大,通货膨胀率高,物价不断上涨,从而削弱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贸易萎缩,经济实力减弱,其货币汇率必然趋于下跌。因此,一国货币汇率的上涨或下跌,虽然要受对方货币币值变动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受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②国际收支状况。一国的国际收支集中地反映了外汇的供求状况,而外汇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汇率的变动。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并且出现持续的巨额顺差,则别国对它的货币需求增加,顺差国货币汇率上涨,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文友生逆差,那它对别国货币需求增加,则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外汇汇率上涨。国际收支状况主要是由一国对外贸易决定的。一般说来,贸易收支顺差,国际收支就出现顺差;贸易收支逆差,国际收支就出现逆差。因此,要保持一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就要平衡国际收支,特别是进出口贸易不应发生大的波动。
③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直接影响一国货币币值、物价和汇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有关国家都发生通货膨胀,并且膨胀的幅度也一样,那么,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就不会发生变动;如果通货膨胀程度不同,那么,货币汇率变动幅度就不同。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国际收支间接发生作用的。一国的通货膨胀必将使该国货币币值下浮,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直接削弱其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加剧国际收支的亏损性失衡。在此情况下,该国对外汇需求增加,最后不得不被迫调整汇率。但是,应当指出,由于大多数国家对外贸、外汇实行管制,一国通货膨胀幅度与该国货币对外汇率变动幅度并不完全一致。
④利率的变动。利率政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提高或降低,会促使资本流人或流出,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动。如果一国提高生产率,就会引起国际短期资本流向该国,而这些国际短期资本在流人该国前,必须先兑换成该国货币,这就必然造成外汇市场上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就趋于上涨;反之,如果一国降低利率,就会引起国内短期资本外流,而这些短期资本在流出该国前,必须先兑换成外国货币,这就必然造成外汇市场上该国货币的供给增加,该国货币汇率就趋于下跌。大量的短期资本流出或流人,还会通过影响整个国际收支促使该国货币汇率下跌或上涨。但是,如果一国经济政治不稳定,即使利率提高也不能吸收国际短期资本流人,国内短期资本反而会外流。这样,该国货币汇率不会因利率较高而上涨,反而会下跌。同样,如果一国通货膨胀严重,即使提高利率,但实际利率并没有提高,那么,利率的提高也不会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此外,运用利率政策调节汇率,还要考虑本国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提高利率,会造成国内经济萎缩,生产停滞,经济状况恶化,那么,不但不会促使本国货币汇率上涨,最终还会影响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因素外,关税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外汇管制政策、国际政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以及预期心理等因素,也都会对汇率变动发生较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