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08年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大题精讲解析
来源:优易学  2011-11-18 12:09:4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③2004年12月1日,甲公司与J公司签订大型电子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J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500万元,成本为每台28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J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5年6月1日以每台515万元的价格购回该设备。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收到J公司货款1170万元,大型电子设备至12月31日尚未发出。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560

  贷:库存商品560

  ※本题错误在于不应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该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因为该笔业务为售后回购的业务,售后回购是一种融资行为。更正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60

  待转库存商品价差 440

  由于占用他人的资金,回购的价格比现在销售的价格要高,差额部分除以占用时间就形成当期的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5

  贷:待转库存商品价差 5

  ※讲解扩展:如果是2005年1月份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差错,处理的道理同上,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等损益的账户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替代。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560

  待转库存商品价差 44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费用 5

  贷:待转库存商品价差 5

  (2)2005年1月和2月份发生的涉及2004年度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①甲公司从2005年1月1日起对办公楼的折旧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该办公楼于2002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原值为1 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对此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未来适用法的处理方法:计算2003年、2004年的折旧为1200÷25×2,2005年的折旧=(1200-1200÷25×2)×2/23

  ※上述的处理不对,因为上述事项属于会计差错,且属于日后时期的差错,因为企业从2005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应按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上述事项为非调整事项,因为虽然按追溯法进行调整,但不调2004年都的会计报表,对于政策变更调整的是变更当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由于2004年的报表还没有报送出去,故应在2004年的报表外进行披露。

  追溯调整:

  2003年、2004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1200÷25×2,如果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3年折旧为1200×2/25=96(万元),2004年折旧额为(1200-96)×2/25=88.32(万元),则两种方法计算的差额为88.32万元,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8.32

  贷:累计折旧88.32

  ②1月10日,N公司就其2004年9月购入甲公司的2台大型电子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检验,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N公司退货。甲公司于1月20日收到退回的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同日甲公司向N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该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格为每台400万元,成本为每台300万元。甲公司于1月25日向N公司支付退货款936万元。

  ※这是日后时期退货的问题,是日后调整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贷: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 936

  借: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 936

  贷:银行存款 936

  借:库存商品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主营业务 成本 600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66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66

  ③1月23日,甲公司收到P公司清算组的通知,P公司破产财产已不足以支付职工工资、清算费用及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P公司应付甲公司账款为800万元,由于未设定担保,属于普通债权,不属于受偿之列。

  2004年12月31日之前P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根据P公司清算组当时提供的资料,P公司的破产财产在支付职工工资、清算费用以及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后,其余普通债权尚可得到50%的偿付。据此,甲公司于2004年12月31日对该应收P公司账款计提400万元的坏账准备,并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

  ※这是日后调整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400

  贷:坏账准备 400

  ④1月27日,Q公司诉甲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赔偿Q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和Q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2月1日,甲公司向Q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

  该诉讼案系甲公司2004年9月销售给Q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Q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部分损失。2004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Q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4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

  ※这是调整事项

  借:预计负债 1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50

  贷:其他应付款 200

  借:其他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所得税问题的讲解:以上(2)中四笔经济业务是在日后时期发生的,都是日后事项,其中有一些是日后的调整事项,有一些是日后的非调整事项。

  下面专门讲所得税的问题:

  题目给出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针对几个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再说明一下所得税的处理问题。

  第一笔日后事项,它是有时间性差异的,因为会计上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但税法上还是平均年限法。另外,会计上折旧年限为25年,税法规定是20年的折旧年限,也存在时间性差异。

  在刚才分析做的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8.32

  贷:累计折旧88.32

  至于调整所得税费用,只有在有时间性差异,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调整所得税费用,但本题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有一个特点,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为多少,所得税费用就为多少,所以原来的应交税金早已计算,所得税费用就不能调整啦,故本笔业务虽然追溯调整但不调所得税。

  第二笔业务,即去年销售的商品,今年退货啦。会计上规定,退货不纳所得税,税法上也是如此规定,另外在1月10日办理退货手续,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办理退货,应该调整所得税,由于收入多记,成本多转,利润多记啦,所得税费用多记啦,所以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退货的情况下,应做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66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66

  讲解扩展:如果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退货,就不调整所得税。

  第三笔补提坏账准备的业务,原来计提了50%的坏账准备,现在又补提50%的坏账准备,由于会计上的规定与税法上的规定不同,所以不需要调整所得税费用。因为在2004年12月31日时计提50%的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400万,但税法上不准许全都计入损失费用,只允许按5‰的部分计入损失费用,超过5‰的部分做为纳税调整项,所以在会计上的规定与税法上的规定不同时不用做所得税处理啦。

  第四笔诉讼结案的问题。此时也是会计与税法上的规定不一致,不进行调整所得税费用。

  如果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情况下,补提坏账准备,计入损失费用,税法上不认可,则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在“递延税款”中反映。此时处理为:

  借:递延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本课总结:已经给同学们总结了一些关键的问题,如投资的问题、收入的问题,政策变更的问题、差错更正的问题、日后事项的问题等等。希望大家把这些重要的问题把握住,然后再来看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金额的计算,预算会计的内容等出现大题可能性比较小的问题。

  再次提醒大家:拿到题目以后,首先看题目考的是哪个大的方向,另外看一下题目要求,然后看题目,一定要化繁为简,对于一些综合性的要求,有时间就做,没时间该甩就甩掉一些。

  前面逐章进行讲述啦,后面又举了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述啦,下面需要大家在复习的基础上,一定要自己做做题,要有一个熟练的过程。做题时,不要忙着去看答案,要先捋思路,甚至不忙着算出数字来,在思路清晰的基础上,然后计算数字。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