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该汽车厂自用A型小客车3辆;
(4)外购钢材支付货款560万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入钢材取得的运输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运费2万元,装卸费0.3万元,钢材已验收入库;
(5)外购低值易耗品支付价款9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已注明税款,但其中有1万元因为质量不合格要求予以退货;
(6)外购机床2台,价值35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已注明税款;
(7)外购自来水支付货款1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0.06万元;外购原煤支付货款19.62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2.55万元;外购煤气支付货款7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1.19万元;外购电力20万元,尚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8)以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投资入股与另一企业合资,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转让费,当月共提取转让费8万元;
(9)该汽车厂附设的独立核算的营业性饭店当月取得住宿费收入60万元,餐厅收入45万元,卡拉OK歌舞厅收入30万元,厂俱乐部放电影、录像收入5万元,场租收入1万元。(小客车消费税税率为3%,服务业营业税税率为5%,文化体育业营业税税率为3%,当地娱乐业营业税税率为10%,转让无形资产营业税税率为5%)
要求:分析并计算该汽车厂本月应纳的各种税金。
4.某作家2002年的个人写作收入情况如下:)
(1)自己创作的一篇小说出版,获得稿酬7200元,后该书又加印,获得稿酬11000元;
(2)后来此书又在某月刊杂志上连载6个月,杂志社分两次支付稿酬,每次4200元;
(3)与他人合写的报告文学共得稿酬4000元,合作者分得1500元;
(4)应某出版社之约,对他人作品审稿,取得收入2000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作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00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税法》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 2.A 3.B 4.C 5.B 6.D7.D 8.C 9.D 10.A
11.C 12.D 13.A 14.D 15.C其中:2.见P30.
注:实际为按4%计算税额后再减半征收。
3.见P76. 8.4/(1+17%)×8%×1500×30%=258.46(万元)
7.见P145. 7×3200×(1-40%)+9×46000×(1-30%)=13440+289800=303240(元)
注:铁矿石减征40%,有色金属减征30%.
10.(3×80×50%+3×4.8×40+2×3×40×70%+2×100)/2=(120+576+168+200)/2=532(元)
二、多选题:
1.BCD 2.AD 3.ABCD 4.BD5.ABC 6.BD 7.ABD 8.ABCD 9.AC 10.ACD
11.BC 12.BCD 13.ABCD 14.AC 15.B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四、计算题:
1.(1)本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
(1600-800)×10%-25 =55(元)
(2)年终奖金不再减除费用,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应纳税所得;
因此,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20%-375=2025(元)
(3)省级政府颁发的科技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4)著作加印取得的稿酬,应与以前出版时取得的稿酬合并为一次计税;
因此,加印稿酬应纳个人所得税:
(4000+5000)×(1-20%)×20%×70%-560=448(元)
(5)国债利息免税
(6)该纳税人本月应交纳个人所得税共计2528元。
2.(1)销项税额=[220+ 300+(200+10)/(1+17%)]×17% =118.91(万元)
(2)进项税额=59.50-30×17% =54.40(万元)
(3)当月应纳增值税= 118.91-54.40=64.51(万元)
(4)当月应纳消费税=[220+300+(200+10)/(1+17%)]×10% =69.95(万元)
3.(1)该企业2001年计税工资扣除限额:660×12×100/10000=79.2(万元)
当年实际发放工资性支出数额:80+30=110(万元)
实际发放的工资性支出大于计税工资扣除限额,应按扣除限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需要调整所得额30.8万元。
(2)三项费用也要作调整。以计税工资为依据计提三项经费,超过部分需调增所得税的数额:(80-79.2)×(14%+2%+1.5%)=0.14(万元)
(3)应纳税所得额=25+30.8+0.14=55.94(万元)
(4)应纳所得税税额=55.94×33%=18.46(万元)
4. 2001年:
境内外所得总额=100+20+5=125(万元)
所得税总额=125×33%=41.25(万元)
境外已纳税款扣除限额=41.25×(20+5)/125=8.25(万元)
实际已缴9万元,超限额0.75万元结转下年
2001年境内应纳所得税=41.25-8.25=33(万元)
2002年:
境内外所得总额=80+20=100(万元)
所得税总额=100×33%=33(万元)
境外已纳税款扣除限额=33×20/100=6.6(万元)
实际已经缴4万元
2002年境内应纳所得税=33-4-0.75=28.25(万元)
五、综合题:
1.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税前扣除的项目与扣除标准如下:
(1)销售成本4000万元。
(2)销售税金及附加60万元。
(3)销售费用:广告费按全年营业收入2%以内准予扣除,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扣除标准为:(5000+70)×2%=101.4(万元)。广告费实际支出120万元,超标准18.6万元,所以税前扣除的销售费用为:180-18.6=161.4万元。
(4)管理费用:
①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1500×5‰+(5000+70-1500)×3‰=18.21(万元),业务招待费实际支出26万元,超标准7.79万元;
②坏账准备应按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余额的5‰计提,年末提取的坏账准备金为300×5‰=1.5(万元),本年可提取的坏账准备金为1.5-0.3=1.2(万元)。企业多提坏账准备金为2.8-1.2=1.6(万元)
③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费用可据实扣除。
所以税前可扣除的管理费用为350-7.79-1.6=340.61(万元)。
(5)财务费用-14万元实际是利息收入,14万元需交税。
(6)营业外支出中的非广告性赞助支出2万元,行政罚款1万元,直接捐款10万元,不得税前扣除。所以税前可扣除的营业外支出为52-2-1-10=39(万元)。
(7)计税工资标准=800×600×12÷10000=576(万元),实际工资支出650万元,超标准74万元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8)“三项经费”中,超标准数额=(650-576)×(2%+14%+1.5%)=12.95(万元)。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5000+70+5)-(4000+60+161.4+340.61-14+39)+74+12.95=574.94(万元)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超过10%,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按实际发生的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574.94-80×50%=534.94(万元)
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
应纳企业所得税=534.94×33%≈176.53(万元)
联营企业分回利润需补税额=8.5/(1-15%)×(33%-15%)=1.8(万元)
该企业汇算清缴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176.53+1.8=178.33(万元)。
2.(1)该公司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