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制度《税法》第一章讲义
来源:优易学  2011-9-25 9:20:4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知识点3:税法构成要素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

  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

  (二)纳税义务人

  纳税人又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自然人还可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等;法人还可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等。

  (三)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同时,征税对象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通常可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资源、特定行为等五大类。

  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基本概念:税目和税基。税目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税法要素。而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计税依据按照计量单位的性质划分,有两种基本形态:价值形态和物理形态。

  价值形态包括应纳税所得额、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等;物理形态包括面积、体积、容积、重量等。以价值形态作为税基,又称为从价计征。另一种是从量计征,即直接按征税对象的自然单位计算。

  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般而言,采用从价计征的税种,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一致,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采用从量计征的税种,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不一致,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

  (四)税目

  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