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经济法》第一章重点内容
来源:优易学  2011-6-4 16:44:0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二、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适用范围

  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对社会的行政管理职责过程中,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机关一方与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方,对于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由行政管理相对人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活动。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范围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2、行政复议申请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3、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不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的,行政复议机关或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三、诉讼

  1、诉讼适用范围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审判制度

  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审判组织,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诉讼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终结的制度。

  3、诉讼管辖

  4、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分为: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普通法规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诉讼时效期间。

  特别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普通法或特别法规定的,仅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

  5、判决和执行

  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审法院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