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师技术交流:北京地铁施工组织设计系列五
来源:优易学  2011-9-7 12:18:5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8)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钻机停止进钻,进行清孔,利用钻机的反循环系统持续吸渣5~15min,把孔底沉渣清除干净。清孔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泥泵持续吸渣5~15min以后,从泥浆泵的出口检测泥浆中是否有大于2~3mm的碴块。
② 用侧锤测量孔内的沉渣厚度,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
③ 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替代清孔。
(9)钢筋笼加工及吊装
钢筋笼采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TB10002.3-99规范要求。钢筋笼主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相互错开。主筋与箍筋连接采用点焊。施工中按照以下规定加工制作钢筋笼:
①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箍筋的用料长度,主筋分布段长度,将所需钢筋调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并按照钢筋加工的规格的不同分别挂牌堆放。
② 将支撑架按2~3m的间距摆放。为了便于钢筋绑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摆放在支撑架上。
③ 因桩身设计较长,采用分节制作钢筋笼时,主筋焊接应根据施工规范及检验评定标准合理分布主筋,以确保主筋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上达到规范要求。
④ 主筋与加强筋间采用点焊,加强筋置于主筋两侧,自桩顶往下每隔1.5m设一道。
⑤ 钢筋笼保护层采用在加强筋上设置砂浆轮的方法进行施工。具体作法是用砂浆预制成空心圆形,内径为20mm,外侧半径为62mm,厚30mm,将砂浆轮在制作加强筋时按施工需要在不同方向上将砂浆轮套入钢筋内,确保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
⑥ 因桩身设计较长,为防止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变形,对桩长大于14.0m的钢筋笼采取分两节方法绑扎,制好的钢筋笼需垫木板平放在存料场。
⑦ 钢筋笼加工完毕,应标明钢筋笼的长度及对应的桩号,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笼吊放采用20t汽车起重机分两次吊放钢筋笼,第一截钢筋笼吊放到还剩1.5m位置时,由工作人员用两根方木平行穿过钢筋笼,将钢筋笼固定,同时用起重机吊另一截钢筋笼,上下钢筋笼,对准位置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毕,抽出方木,再将钢筋笼吊入孔内。由于钢筋笼较长,在每节笼身起吊时,为防止钢筋笼弯曲变形,在钢筋的中部用12cm直径杉木杆进行加固。
① 起吊钢筋笼采用扁担起法,起吊点在钢筋笼上部箍筋与主筋连接处,设置2~4个吊点,且吊点对称。
② 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井孔,保持垂直、轻放、慢放,避免碰撞孔壁。
③下笼过程中若遇到障碍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放和强制下入。
④ 下钢筋笼时,技术人员在场严格控制笼顶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后固定吊杆,防止掉笼或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10)水下砼灌注
① 水下砼配合比
砼采用商品砼,要求其塌落度为18~22cm,2小时内离析出的水份不大于砼的1.5%。为了提高桩的质量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缩短工期,同时不影响后序工程的施工,在水下砼配制时,添加UNF—5H高浓型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达25%~30%,硫酸钠含量低于3%,无结晶现象,强度在3d内就能达到70%~80%,7d即可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② 水下灌注砼施工顺序
安装导管及漏斗,悬挂隔水塞或滑阀,灌注首批混凝土,灌注砼至桩顶,拔出护筒
首先安设导管,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直径采用25cm,中间节长2m,底节长4m,导管使用前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按编号自上而下吊入孔内,位置保持居中,导管下口与孔底保留30~50cm左右。灌注首批砼之前在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灌注首批砼。经计算储存量备足后,剪断铁丝,借助砼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隔水栓留在孔底。砼的初存量满足首批砼入孔后。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m。首批砼灌注后,连续不间断灌注,灌注过程中随时用测锤测探砼高度,推算导管下端埋入砼深度,做好记录,确定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下端埋入砼的深度达到4m,提升导管,然后再继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为防止泥浆溢出孔外,孔口周围采用自制的水簸箕封闭,采用泥浆车抽泥浆,拉至固定排污点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伊Ⅴ依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