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条 十字型钻头冲击造孔。
整个钻进过程中,孔内应经常保持有稳定性良好、稠度适当的护壁泥浆,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按钻进累计1m1.5 m3左右,并随时补水,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或河中水位)1.5至2.0m,使孔内有稳定的超压,以防坍孔。
⑴钻具----钻头的刃口直径应严格保持在1330至1360mm范围以内,3.5吨以上钻头限为1340至1370mm。弧刃部分不能有突出的台阶形,钻头直径磨耗小于规定限度时,应即用耐磨焊条补焊,钻头上应焊有φ32mm钢筋环4个,并用φ28短钢丝绳围绕2至3道以备掉钻后容易打捞。
(注)为了保持有一定的扩孔率,钻头直径与钻进速度有关。当钻进速度较快时,采用φ1340至1370mm(3.5至3.8吨钻头)。在一个钻孔钻进中,不可时时改变钻头直径的检查标准,以免造成卡钻。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不得小于30吨(φ24至28mmD型6×37+1麻心)长度应保证钻头下到孔底后,卷扬机滚筒上仍有4至6圈(并加备用6圈),绳尾应锚固在滚筒上。
转向滑轮、起重滑轮宜有滚珠轴承,轮径不小于绳径18至20倍。
⑵冲程一一起落钻头应平衡,以防冲撞护筒及孔壁,严防“打空锤”,发生掉钻事故。
1在护筒中及深到护筒刃脚下3m以内小冲程1.0~1.5m防止钻头倾斜打坏护筒及孔壁,并造成坚实孔壁
2在砂层及含砂成分较大的卵石层中中小冲程1~2m并加大泥浆稠度反复冲砸,做成坚实孔壁,防止坍孔
3停钻后再次开钻时由小冲程逐渐过渡到正常冲程避免卡钻
4正常钻进4~5m取得较大的冲击能和大的冲击频率
5接近卵石胶结层及通过胶结层时中等冲程2~3m增加护孔率,防止卡钻
6抛石回填重钻时中等冲程2~3m修园孔径扩大孔径
7最大冲程不得超过6m防止卡钻、吸钻冲坏孔壁、孔形不园等
⑶清碴、投土一一正常钻进中,每3至4个班或进尺达2m清碴一次,每班开始,应测孔深并了解和掌握孔内情况,当泥浆内含砂量增大或钻进速度显著减慢时,也应取碴。
用取碴桶清碴,使浆内含碴显著减少,无粗颗粒,比重降到1.2至1.25为止,清碴时必须同时补水或回浆,保持孔中水位。
清碴后测孔深一次,并进行检孔后投土(按累计进尺每1m投1.5m3),然后开钻,投土次序可如下:①在4小时内投放1.5至2.0 m3,使泥浆比重较快增加到适于正常钻进;②以后各班随钻进陆续投土。
清碴、投土数量均应在班报表中详细记录
⑷检孔一一检孔器外径1.4m,长6m,用φ25mm园钢制成,钻进中应经常检孔,接近及通过卵石胶结层应加强检孔,更换钻头前,一定要检孔,应将检孔器检到孔底才允许放入新钻头,禁止用加重的检孔器冲击强插等方式检孔。
如发现弯孔、斜孔或孔径过小,应立即停钻,抛石回填到卡住检孔器的标高以上0.5至1.0m处,重钻。不准用钻头修孔以防卡钻事故。(一般抛填用粒径不大于200mm片石,如多次抛填重钻无效时,可改抛粒径不小于150mm大卵石)。
⑸每班应检查卷扬机、钻具及起吊设备,对大绳和钨金套钢丝绳的磨耗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更换。特别注意检查钻头上方20cm处及大绳和钨金套连接处,上下滑车转向处及上滚筒处的钢绳磨损情况,发现压扁、死弯、乱股情况严重者,应立即更换,便换标准:6×37+1钢丝绳,每米断丝20丝,6×19+1钢丝绳,每米断丝10丝。
连接钻头的钨金套(即锚环)短钢丝绳,应特别注意,退出钻头外面检查断丝情况,发现断丝数超过10丝立即更换。
大绳与短绳有两种连接方式:①搭接;用8个钢绳卡子交错夹紧,第一个卡子的座版应安在长绳这一方,其余交错安装。②扣接;大绳和短绳绳头做成套圈,应各安装一个“梨形环”用不小于φ42mm的卸环连接,两个绳头套圈用4至5个钢绳卡子夹紧,卡子的座版应安在长股的一方。
应规定专人负责卷扬机加油及检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
第11条 关于在一个桥墩同时两孔开钻的规定;
⑴第1、4号和第2、3号桩位,不得同时施钻;
⑵一孔钻进时,邻孔不得下沉护筒。
(注)上游孔距3.7m的钻孔为1号、4 号、下游为2号、3号。
第12条 终孔孔深应是钻到预计标高以专用测铊测出孔深4点的平均数。
第4章 清孔
第13条 终孔时清孔的作用在于:使沉淀层厚尽量减小;使孔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设计孔底标高处有足够的混凝土断面;尽可能提高孔底的承载力;同时也为了填充混凝土时保证质量,不出故障。
清孔方法及清孔标准:
⑴比设计孔底标高超钻0.5至1.0m。
⑵用取碴桶清碴到无粗颗粒,孔底泥浆比重为1.20至1.25并测孔深。
⑶投碳酸钠干重150至160公斤(按孔中泥浆重1.5‰~2‰),用钻头搅拌均匀。来源:考试大
⑷一次投粘土1.5至2.0m3,用钻头小冲程反复冲砸拌浆到终孔时标高并略有钻进,此时要求孔内泥浆比重不大于1.35,并测孔深。
⑸终孔到灌注混凝土前,由值班技术人员,会同处、队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填写《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前检查证》。
泥浆比重用活盖取样罐(内径132mm,高200mm,上口开直径50mm孔,带杯状活盖,重7公斤)吊到孔底提取带碴泥浆,经过1mm筛孔网过滤后,用1002型泥浆比重计在现场测出泥浆比重,实施时应注意到泥浆内的含砂量影响比重值的变化颇大。因此,必须做到①临近终孔标高前的一两次清碴应力求彻底。②投土换浆应用低冲程搅拌,避免产生新的钻碴。
应根据泥浆比重及清碴程度两个指标来评钻孔底质量。
测量终孔标高专用测铊为园锥形密封的铁盒,高200mm,底140mm,内配装铁砂,使整个重量为3.7至4.0公斤,悬挂于标准测深绳上(测铊比重为3.5至4.0)。
测深及取样都要缓慢下放,不宜上下猛烈冲放,影响测量的正确性。
第五章 安放钢筋笼
第14条 钢筋笼应根据设计图纸,在平直台位上分节制作、预拼,做好工地焊接标记,吊放时“对号入座”,滑架内应装有临时支撑,保证刚度。经质量检查合格,特别是钢筋笼的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图规定尺寸,才可吊装。
所用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钢筋的加工、工地焊接应按部颁《铁路桥隧工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15条 钢筋笼吊入钻孔时,动作要轻、慢、对准钻孔中心线下放,严防冲刮孔壁。在下插过程中要观察孔内水位变化,若出现异状,应立即停止下插,查明原因,如发现下插困难,应分析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下插。钢筋笼就位时,为保证有足够保护层,应按设计图规定标高,并使钢筋笼位于钻孔中心,然后妥善吊挂固定,防止在填充水下混凝土时顶托上升或掉落孔底。
第六章 水下混凝土填充
第16条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能保证:①有足够的强度;②拌合物从装入吊斗到运送至工地倒入导管这一段时间内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度。(强度按设计300级配制,陷度18至22cm)。
第17条 灌注开盘前孔深应在设计孔底标高以下0.3m。测深应该使用终孔测深时同一个测铊。灌注结束时,应根据设计桩顶标高(浮浆层除外),予加一定高度(一般比设计标高加高0.2至0.4m)在灌注承台(座版)混凝土时予以凿除。
责任编辑:伊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