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辅导:岩土工程现行复合地基沉降理论(二)
来源:优易学  2011-7-28 16:10:3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2现行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理论在不同刚度基础下的复合地基中的应用
  2.1模型试验应用结果
  就不同刚度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进行过模型试验。淤泥质粘土中,采用静压成孔、分层回填法,制作直径120mm、长2m、水泥掺入量18%的模型桩,桩底、桩身、桩头埋没测试元件与设备,用铁板上加荷模拟刚性基础、用相同底面积正台形木斗、内装砂法模拟柔性基础,置换率采用15%,分别进行了四组试验,主要成果如下:
  表1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试验结果(略)
  表2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试验结果(略)
  表4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计算结果(略)
  2.4应用现行复合地基沉降理论结上述工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表6K29+129号段复合地基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比较(略)
  3试验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分析
  从现行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理论在上述模型试验及工程实例中的应用结果看,在刚性基础下,当荷载不超过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时,复合模量法得到的计算值能够较好地接近试验结果,并且在荷载水平不超过1.5倍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时,两者的差距随荷载水平的增长始终能够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对荷载水平不超过复合地基承载力1.5倍的情况时,现有的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公式在刚性基础下是可行的。
  现有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理论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应用时,即使在荷载水平较低时理论值也小于实际值,且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两者的差距扩大。可见该理论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的应用是不合理,不安全的。
  出现下述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复合模量的表达式认为桩和土的变形,并且利用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理论将桩土的模量按面积加权综合考虑,这样就充分考虑了桩强度的发挥,这些假设比较符合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变形的实际情况,因此复合模量法用在刚性基础中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结果。而在柔性基础下,桩和土的变形有不协调的趋势,桩有相对刺入柔性基础中的趋势,桩的强度并不能充分发挥,这与复合模量法计算假设相差较大,因此会造成实测值比理论值大得多的情况。
  4结论
  1.现行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理论,在荷载水平不大的刚性基础下应用时,是安全可靠的;但荷载水平超过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5倍时,应考虑其安全性。
  2.现行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理论,在以公路为代表的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应用,是不安全,随荷载水平增加,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增大,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3.加固区沉降计算理论,是解决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关键问题,建议有条件时,对桩、土、基础三者采用有限方法进行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本文作者曾就问题进行过一定的探讨。
  4.应力修正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时未采用桩土变形一致的条件,从理论上讲对任何基础下的复合地基均适用,但从模型试验可以看出,桩土应力比是随荷载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实际工程中很难准确确定,所以其实际应用价值很低。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