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综合辅导:现行复合地基沉降理论(一)
来源:优易学  2011-6-25 14:24:2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摘 要:现行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理论,是基于桩土变形一致的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建立的,在桩土变形不一致的柔性基础下(如公路地基)中应用时,误差很大。本文将模型试验成果及实际工程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误差及原因,并就解决办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不同刚度基础;复合模量法;应力修正法;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理论
  1 现行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理论
  通常把复合地基沉降量分为二部分(见图1),复合地基加固区的厚度为H,加固区的压缩量记为S1;地基压下卧层厚度为(Z-H),下卧层的压缩量记为S2。故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S可表示为二部分之和。至今提出的复合地基沉降实用计算方法中,对下卧层压缩量S2大都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而对加固区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1则针对复合地基的特点采用一种或几种 计算方法。主要有复合模量法和与应力修正法。 图1 复合地基沉降示意图
  1.1 复合模量法
  将复合地基加固区中增强体和土体视为一复合土体,采用复合压缩模量Ecs来评价复合土体的压缩性。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加固区土层压缩量。将加固区分成n层,每层复合土体的复合模量为Ecsi,加固区土层压缩量表示为
  式中 ——第i层复合土上附加应力增量;
  Hi——第i层复合土层的厚度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cs,通常根据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理论,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则
  式中Ep——桩体压缩模量;
  Es——桩间土压缩模量;
  m——复合地基置换率。
  复合土体的复合模量也可采用弹性理论求出解析解或数值解。使桩和桩间土有一均匀的竖向压缩 ,即 =常数,因此属于广义平面应变问题,可得
  其中vp,vs——分别为桩体和土体的泊松比;
  m——复合地基置换率; 
  1.2 应力修正法
  在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中,增强体的存在使作用在桩间土上的平均荷载密度比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平均荷载密度要小。在采用应力修正法计算压缩量时,根据桩间土分担的荷载,按照桩间土的压缩模量,忽略增强体的存在,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加固区土层的压缩量。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分担的荷载为 
  式中p——复合地基平均荷载密度;
  ——应力减少系数或称应力修正系数;
  n和m——分别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复合地基置换率。
  复合地基加固区土层压缩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其表达式为
  式中 ——未加固地基(天然地基)在荷载P作用下第i层土上的附加应力增量;
  ——复合地基中第i层桩间土中的附加应力增量;
  S1s——未加固地基(天然地基)在荷载P作用下相应厚度内的压缩量;
  ——应力修正系数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