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实施精析: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来源:优易学  2010-1-7 14:29:0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12.1.6(了解)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属企业内部管理的范畴。    
  (1)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
  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一是保护企业资产,二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支持和服务三个方面。
  (3)对内部审计的要求:独立客观
  12.1.7(熟悉)内部审计机构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
  1)内部审计机构在权力机构或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
  2)内部审计机构按照企业权力机构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实施审计。
  3)内部审计机构向企业权力机构或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2)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1)对本企业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2)对本企业及所属单位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审计;
  3)对本企业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4)对本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
  5)对本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审计;
  6)对本企业及所属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7)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权力机构或主要负责人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3)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1) 具备必要的学识和业务能力,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2) 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
  3) 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和执行。
  4)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4)内部审计的权限     
  1) 监督权。
  2) 报告权。
  3) 一定的处置权。
  ①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②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予以暂时封存;
  ③对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等。
  (5)内部审计的局限:独立性只是相对的
  12.1.8(掌握)内部审计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1)内部审计的一般方法
  内部审计的方法是指审计取证方法中的询问、审核、观察、函证、监盘等五种方法。
  (2)内部审计的安排: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3)内部审计的一般程序准备、实施、终结。为进一步跟踪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还应开展后续审计。
  1)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根据企业存在的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的情况,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
  ②在专项审计实施前,审计人员应查阅与本次审计相关的资料,编制审计实施计划,并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内部审计通知书。
  2)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进入被审计单位后,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座谈,说明审计计划内容、任务(审计范围、审计目的),提出在审计期间需要的各种资料和需要被审计单位协助的范围,争取得到配合与协助。
  ②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采用抽样审计等方法,对其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
  ③运用审核、观察、询问、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
  ④完整、准确地记录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及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
  3)审计终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写审计报告必须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做到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②审计报告应说明审计目的、范围,提出结论和建议,并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
  ③经过审核批准的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的最终成果。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应认真研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④审计人员应进行后续审计,以核实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