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实务辅导:京津冀规划浮出水面
来源:优易学  2011-3-31 12:31:0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两大部门操刀的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先后"落地"。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3月28日告诉记者,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的"京津冀城镇群规划"结束,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政府负责人在这份规划意见上签字,同意建议协调性工作机制来指导三地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补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工作。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国区域规划编制试点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日前也已完成,以"8+2模式"来协调区域城市资源、经济发展的方法或为下一步全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京津冀"城市群扩容

  与"长三角区域规划"一起作为国家区域规划编制的试点,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受到了多个部门重视。

  国家发改委区域司和建设部都在2006年启动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研究。

  肖金成表示,命名为"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工作,是全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先行试点,同期试点的还有"长三角都市圈"。

  肖金成表示,"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内容是促进"8+2"城市的和谐发展,谋求建立一个和谐对话的机制,协调解决"京津冀都市圈"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补偿、固定资产投资、产业转移、优势互补等问题。

  相比"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内的城市GDP差距大,城市与城市之间资源竞争激烈。

  除此以外,"京津冀都市圈"还存在区域自然生态严重失衡、环京津贫困带有服务而无补偿影响社会和谐、行政体制分割制约区域经济循环发展、京津两地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弱、京津冀总体规划缺乏区域层面的协调和衔接等问题。

  北京社科院副院长梅松在"北京丽泽商务区定位研究"课题验收研讨会上告诉记者,从国家层面开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研究,本身就是协调解决区域资源、经济矛盾的表现。其实资源竞争问题在同一个城市内也存在,以北京市为例,丰台区新近被规划为"功能拓展区",承接城市中心转移来的加工产业等。但是丰台区丽泽商务区更适合做"第二金融街",这里面就涉及一个协调问题。

  肖金成也表示,如果不建立突破行政体制的经济协调机制,对于"京津冀都市圈"内的城市发展都没有好处。

  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仍坚持"8+2"的模式,主要是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加上环绕两市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河北城市。

  但是去掉这8个城市之后,河北仅剩下南部的衡水、邢台、邯郸等城市。河北的代表在参加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京津冀城镇圈"座谈会上表示,希望将整个河北纳入"京津冀城镇圈"内。

  李迅介绍,"京津冀城镇圈"区域规划制定历时2年之久,调研组走访了所有规划内的城市。按照最终"京津冀城镇圈"的定稿内容,河北南部上述三城市也纳入了"京津冀城镇圈"内,加入"京津冀城镇圈"的城市共有13个。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持的"京津冀城镇圈"报告包含1个政策性文件、2份报告和11份专题。对13个城市在"京津冀城镇圈"内担任的职责、分工分别做了界定。

  参加此专题报告的专家表示,如果各个城市能完全按照"京津冀城镇圈"的规划内容进行城市发展定位,则"京津冀城镇圈"发展会完全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建设部改名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后,城乡统筹规划功能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城镇圈"获得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验收通过后,上述报告中的政策性文件即以政府文件下达给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规划部门。

  有关专家表示,上述三地规划部门全程参加了"京津冀城镇圈",最终方案也是三方协商的结果,因此更具有可执行性。

  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自开展"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工作,其间没有进行太多的沟通。从两个部门所调研的内容来看,都是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所做区域性规划,但从实际内容和指导意义来看,两个报告的差别不仅仅是"京津冀都市圈"与"京津冀城镇圈"的名字上的差别。

  "分区法"启动区域规划

  虽然其他地区区域规划工作尚未启动,由地方自发组织的区域联合类行动,已经频繁见诸报端。

  东北等地区的工业一体化;中部地区的粮食产业一体化等提法纷纷表现出来。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倪鹏飞指出,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会在规模上达到65%,城市人口预计达到10亿人,城市数量达到1000个,小城镇达到1500-2000个;从等级上看,世界顶级城市1个,世界城市3-5个,国际化城市15个,国家级城市30-50个。

  如此庞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举世罕见。肖金成表示,如果不做区域经济规划,很难想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发展会到如何状态。

  城市化进程会带来城市规模膨胀,城市与城市之间资源、人力竞争必然加剧;而到2030年,我国将形成多达33个城市群。到时候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中间空白地带的城市发展定位和资源问题,都将成为难点。

  肖金成表示,区域经济规划正处于专家讨论阶段。目前多数专家趋向于"分区法"来做全国性的区域经济规划。

  倪鹏飞表示,区域经济规划要突破现在的三个经济圈概念,依照地域、空间的概念,按照"六分法"来做区域经济规划。

  所谓"六分法"是按照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中部、环渤海四个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在这个分组前提下,倪鹏飞发现,城市群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2007年指数最大的城市为0.8479,最小的为0.322,今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由于城市布局多按地理位置分布,因此"六分法"更侧重地理位置性分区。倪鹏飞建议说,国家应制定2030年全国城市发展规划,区域规划至少应制定到2030年。同时改革户籍、土地、财政、社会保障和市场监管,以促进区域之间和城市群之间人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的自由流动和相互开放,以创新中国城市群制度框架。

  肖金成告诉记者,目前区域规划工作的难点在于一些区域规划理论上还有没突破的地方,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争议还比较大。另外,关于区域经济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工作也是难点。例如,区域经济规划和主题功能区的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之间是什么关系?该如何去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规划地位的问题,至今没有说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目前所做的区域规划工作采取另外一种分区方法:"八分法"。

  肖金成介绍说,对于经济区域划分办法,他建议采取按照承认现在存在的"三大经济圈",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大,划分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泛环渤海",另外加上东北、西南、西北四个区域概念,再加上"海峡经济区"等区域概念,按照八个区域的概念进行划分。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解决城乡两元化格局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但是在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确实存在重复建设、浪费、形象工程等问题,因此尽快推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工作,是解决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xiaoha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