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青年人网城市规划师更多信息>>青年人网城市规划师
园林设计程序随着绿地类型的不同而繁简不一。如街头绿地、居住区小游园、机关、学校等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就比一个独立公园的设计简单。较复杂的园林设计一般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调杏研究阶段;编制任务书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第一节 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阶段
在做设计时,必须先对建设地区有关的自然条件及周围的环境和城市规划的有关资料,搜集调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自然条件调查
(一)气象方面
每月最低、最高和干均气温,湿度,降雨量,尤霜期,冰拣期,每月阴晴日数,风力、风向和风向玫瑰图等。
(二)土壤方面
土壤的种类,氮、磷、钊,的含量, 土壤的PH值,土层深度,地基承载力,冻深,自然安息角,不同土壤的分布区域,内摩擦角及其他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
(三)地形方面
位置,面积,用地的形状,地表起伏变化状况,走向,坡度,裸露岩层的分布情况。
(四)水系方面
水系范围,水的流速、流量、方向,水底标高,河床情况,常水位、最低及最高水位,水质及岸线情况,地下水状况等。
(五)植被方面
原有植被的种类,数量,高度,生长势,群落构成,古树名木分布情况,观赏价值的评定,苗源等。
二、社会条件调查
(一)规划发展条件调查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社会规划;经济开发规划;产业开发规划等。
(二)使用效率的调查
居民人口,服务半径,其他娱乐场所。用者要求:使用方式、时间,使用者年龄构成,习俗与爱好,人流集散方向等。
(三)交通条件凋查
建设用地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游人来向、数量,以便确定园林绿地的服务半径和设施内容:包括交通线路,交通工具,停乍场,码头桥梁等状况调查。
(四)现有设施调查
建设用地的给水、排水设施,能源,电力,电讯的情况;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面积、用途等的调杏。
(五)工农业生产情况的调查
上要调查农用地及其主要产品;工矿企业分布,有污染工业的类别、程度等。
(六)城市历史、人文资料的调查
1.地区性质 如乡村,未开发地,大、中、小型城市,人口,产业,经济区等。
2.历史文物 文化古迹种类,历史文献中的遗址等。
3.居民习俗 传统节日、纪念活动,民间特产,历史沿革,生活习惯禁忌等。
三、设计条件调查
(一)城市规划资料图纸
比例为1:5000~1:10000的城市用地现状图。
比例为1:5000~1:10000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图。参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规划对建设用地的要求和控制性指标,以及详细的控制说明文本。
(二)建设用地的地形及现状图
1.进行总体设计所需的测量图 画出建设用地范围内原有地貌,水系,道路,原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建设用地面积在8ha以下,可用比例为1:500。等高距:在于坦地形、坡度为10%以下时为0.25m;地形坡度在10%以上时为0.5m;在丘陵地,坡度在25%以下的地形用0.5m;坡度在25%以上者用1,2m。
建设用地面积在8ha以上100ha以下时,图的比例为1:1000~1:2000。等高距视比例不同而异。当比例为1:1000,地形坡度在10%以下的部分,等高距可用0.5m;地形坡度在10%~25%之间时,等高距可用1m;地形坡度在25%以上的部分,等高距可用2m。
建设用地面积在100ha以上时,比例为1:2000~1:5000,等高距可视地形坡度及比例不同而异,大抵可在1~5m之间变化。
2.初步设计与详细设计所需的测量图 比例为1:500~1:200,方格网间距为20~50m,等高距为0.25~0.5m。并标出各控制点、线、面的高程。画出各种建筑物,公用设备网,岩石,道路,地形,水体,乔木的位置,灌木群范围。
3.施工平面所需的测量图 比例1:200~1:100,按间距20~50m设立方格木桩。平坦地方格网间距可大些,复杂地形应相应减小,等高距为0.25~0.1m。绘出原有乔木具体位置及树冠大小,成群及独立的灌木,花卉植物群的轮廓和范围大小。
此外,对建设单位的开发经营方式,近期、远期可保证的资金和施工力量,以及在城市园林系统中的地位等方面,也须作必不可少的调查。 把城市规划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责任编辑:伊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