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综合辅导:小城镇住宅区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环境
来源:优易学  2011-9-9 16:06:2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小城镇住宅区的组织结构与布局取决于方便居民生活的需要,采用的结构要结合小城镇用地的总体布局,还要考虑所在城镇的特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结构模式。
  5.1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宅区
  居住小区是由城镇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划分的,并不为城镇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配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宅区,是指小城镇住宅区的规模为居住小区级,它一般由若干居住组团或组群组成,组团内可以包含有几个组群,也可以是整体式居住小区。其结构形式可表述为下列四类(图5.1):①整体式居住小区;②居住小区一居住组团;③居住小区一居住组团一住宅组群;④居住小区一住宅组群。小区组织结构分析见图5.2,图5.3、图5.4、图5.5。
  小城镇居住小区的规模,根据基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方便性,小城镇道路交通要求以及住宅层数、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因素,结合当前小城镇住宅区的实践,参照城市居住小区的国家标准和建设经验,笔者建议采用以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其人口规模1 000~1 500户、3 000~6 000人,用地面积8~15hm2;其居住组团的规模可考虑为300~500户、800~1 500人;组群的规模一般为100~200户、400~700人,或可考虑具有较大的弹性。以低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建议人口规模为400~600户、1 200~2 500人,用地面积8~15hm2;其组团的规模一般为150~250户、500~1 000人;组群的规模一般为50户左右,或根据群体组合的需要,可考虑具有较大的弹性。

责任编辑:伊Ⅴ依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