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
(1)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
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是通过对理想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架构,提出了理想的社区和城市模式。
代表人物——欧文、傅立叶。
欧文181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协和村”方案。博立叶1829年提出以“法郎吉”为单位及1500-2000人组成的“大社会”。戈定1859—1870年在法国Guise的工厂相邻处的实践。
(2)法律实践——英国的《公共卫生法》、《贫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
(3)行政实践——巴黎改建(豪斯曼)。
背景:1853年,豪斯曼担任巴黎的行政长官。当时巴黎排水系统不足,水体污染,公园和墓地空地缺乏,住房破旧肮脏,交通设施不足。
对巴黎进行了全面改建:以道路系统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并将赛纳河两岸地区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出现了标准的住房平面布局方式和标准的街道设施;城市两侧建造了两个森林公园,城市中配置了大面积的公共开放空间;
巴黎改建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城市改建的样板。
(4)技术基础——城市美化
背景:自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联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坊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极为不满。
实践:英国公园运动——西谛。
奥姆斯特——纽约中央公园。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
伯汉姆于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
(5)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
背景:资本家为了解决在其工厂中工作的工人居住问题、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能力而由资本家出资建设、管理的小型城镇。
实践:凯伯里—模范城镇Bournville(伯明翰)、莱佛—Port Sunlight(利物浦附近)
美国的普尔曼1881年在芝加哥南部所建的城镇最为典型。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