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空中网现某wap网站编辑:用小众化思维从事大众传播
来源:优易学  2011-8-24 17:02:5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嘉宾简介:最恨小资有着七年多的传媒经历,财经毕业后创意地进了电视媒体,开始了他激情的传媒工作。后因公司倒闭又转战进入网媒,曾在空中网做编辑,现在一wap网站负责国际新闻的专题制作发布工作。
【编者按】最恨小资,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惊讶。由于嘉宾的要求,我们在这里使用嘉宾的网名。他告诉我,虽然他的网名是最恨小资,其实他是最小资的最恨小资。他告诉我们他在做新闻的时候也有这种小资思想的运用,到底最恨小资是怎么把特别的小资思想与他所说小众视角联系起来。请大家看下边的访谈吧,这里面会给您一个详细的解释。
*******************************


Wap新闻的对象分析与新闻角度
Quilee:对了,我一直有点弄不明白,wap新闻和网络新闻有什么不同?

最恨小资:我的理解是,载体不同,受众对象不同。


Quilee:恩,既然有这样的不同,那肯定在对新闻的选取以及一些视角度方面就不同吧?我知道空中网是有名的提供wap新闻的网站。

最恨小资:恩,这个要从受众对象来分析,wap用户与互联网用户具有很多相似性,但是有很多地方又不太相同。
据cnnic去年做的统计,wap用户普遍文化素质和层次偏低(事实如此,没有贬义啊),所以针对他们的口味和需求,制作出他们乐于接受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工作

从新闻资讯的角度看,选取的方向具有一致性,那就是新闻的通性:狗咬人和人咬狗,哪个是新闻wap用户大多集中在广东省,他们有些是当地大中学生,有些是外来打工者,那么他们的喜好就要详细去分析和考虑。
比如青年学生喜欢社会化的新闻,打工者更关注自身的权益,其他地区的或者层次高一些的用户可能对宏观状况和新闻评论更感兴趣。

空中应该说是目前业内做的最正规最完善最系统化的无线门户,尤其是他的新闻频道在wap业界应该说是绝对的第一位置,我了解过3g和乐讯以及sina,sohu等网站的wap状况,目前kong.net做的事最领先的这些都是在空中时积累下来的经验。
其实我觉得,分析用户的 阅读习惯,对于任何形式的媒体来讲,都很重要。


Quilee:现在wap新闻的受众应该很多吧?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呢?

最恨小资:主要集中在广东,全国wap用户中至少有一半在广东省。


Quilee:wap新闻的发布流程怎么样的呢?比起网络新闻哪个更快呢?

最恨小资:对,我个人感觉,wap的主打生存空间就在于时间差。发布流程和互联网新闻基本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互联网和wap网都没有自采权,有些可以打打擦边球。但真正原创的不多(据我观察,互联网的原创主要集中在体育、科技等方面,说的不对的话,请指教),所以还是以转载为主。快,是个相对概念。比如说,有一件突发事件发生,各个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这个消息。而对用户来说,最先从哪个媒体获知这个消息, 那么哪个媒体的反应速度对于该用户来说,就是最快的。

比如,某人在街上,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却通过wap了解了突发事件,那么wap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快的。个人理解是这样的,呵呵。所以说,wap的优势在于,随身随时随地……

 

创意的就业经历变换的工作轨迹
Quilee:恩,这样理解很好,的确对于我们有这种感受。
当时是您是怎么进入传媒这个行业的?您说您不是学新闻的,但是很幸运。这其中有什么故事,或者说契机吗?

最恨小资:应该说,从事编导工作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我非常感谢把我带入这个圈子的领路人,也就是我的第一任上司,一位加藉华人女士,在电视传媒领域里小有名气,而且社交广泛 ,经常邀请社科院专家学者和我们座谈,在座谈的过程中,我也不断的获得新知,充实思想。
第一份工作对于我来说,确实很重要,而且也坚定了走传媒路的决心。


Quilee:当时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想过会进入这个行业吧?

最恨小资:没想过,做梦都没想过。

 

公司应该编辑舒适的工作环境
Quilee:人生就是这样有创意,这样变幻多姿,所以才美好。

最恨小资:对,说到创意,我也有些心得。传媒,从大的方向说,属于文化产业,需要从业者有创造性的思维,当然,做新闻不能闭门造车制造假新闻(4月1日除外),很多公司要求员工有创意,但是工作环境和氛围也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看到美国科幻、魔幻大片时,都会感到他们很有创造力,我想整体环境是很重要的。宽松的话语环境和工作环境能激发出更有想象力的创造结果。对于中国的公司来讲,我觉得很多公司更注重利益,效益。而忽视了氛围的营造和土壤的培养。
举个例子说吧,比如说Google
他们的理念是,员工提出的想法,无论是否能够在短期内盈利,只要有趣,有市场前景,能提高知名度和扩大用户群,就值得去做,比如gmail,我的gmail邮箱已经达到6g了,一辈子也用不完,而且是免费的。用户会不得不敬佩这样的公司和他们的产品他们也因此而获得了更多认同和更好的口碑
还有,关于员工,我做网路编辑时间不长,刚开始的时候很机械,工作内容不外乎复制粘贴,但那是早期形态,不能长久。后来,我们加入的更多的构思和创造。在自采无法突破的前提下,我们开始创造出更新颖的新闻专题、从更独特的角度进行分析、设置更有趣的话题等方式谋求发展。

另外,我的感受是,编辑应该具有小众化的视角并且应该从审美的角度看待新闻。

 


小众的视角审美的角度做新闻
Quilee:小众化的视角?是怎么样的一种视角呢?

最恨小资:我的网名是“最恨小资”,其实我最恨的不是“小资”,而是“伪小资”,或者叫“伪情调”。因为他们把“小资”这种概念简单化、甚至简陋化了。

我理解的小资应该是“小众化”思维,小众化不是说仅仅针对小部分受众,应该说是“兼顾不曾被受重视的小众化受众群体”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少数服从多数”,在这一语境下,少数派的诉求与意愿很难得到表现。


Quilee:小资其实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下的一种中坚文化。小资也应该是中国商业的中坚力量。

最恨小资:对,说道小资,我和《时尚》的一个朋友聊天时,根据我看到的一句话参考给他写了一句话:我们现在所说的“布波族”完全是个先被虚构、后被刻意制造而出的“种族”,它是西方生活方式在发展中国家的简陋投影。在Bobo族之前的小资热潮同样如此。中国完全没有可能产生原生的小资风尚,效法、临摹、照搬……成了最简单的办法,但那毕竟是舶来品,不属于只知仿冒不懂原创的国人。

 


小资新闻,新闻小资
Quilee:看到这句话很高兴,看到您说的这句话使得我终于把自己对小资的理解形象于文字的概括了。

最恨小资:我理解的小资情调,其实是小众化情调,或小众化思维。也就是说,我们要兼顾少数派的诉求

比如我们在做新闻时,要在规则许可的框架范围内,发布尽可能多的信息,对同一话题,赞同的反对的甚至偏激的,我们都应该给予空间。近年来中日关系波折较大,我在做国际新闻时,尤其策划中日关系的专题时,从不避讳日本对华援助这一话题,尽管这是一个敏感的甚至是很多人避而不谈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传媒的义务在于客观公正的传播,我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所以我做的中日关系专题必定包含这些内容

我想,这也是小众化思维的一种体现吧。再比如,去年是切格瓦拉死亡40周年很多年轻人把他当作偶像,当作自由奔放浪漫……的图腾,我在策划这个专题时,加入了这些内容,但是同时,小众化思维又发作了,我同时加入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容,比如他在游击战中的嗜杀和屠戮行为等。我觉得这种不同观点的交锋才能使专题更活跃,更有探讨空间。

 

 

七年传媒的经验分享,激情着厚积薄发
Quilee:您从非新闻专业进入传媒行业,一定充电学习不少,可以讲讲您是怎么学习的吗?哪些东西哪些事情让您的这种领悟达到了突破性的改变的?列举一些。

最恨小资:当然,这是不得已的事情,但是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我还是建议大家多培养些爱好,音乐读书郊游运动摄影都是不错的。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审美的情趣和视角,对新闻工作也很有帮助。

说到学习,那可真是我的弱项。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我只是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传媒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从业准则性的东西要向前辈请教。

突破性的改变?我觉得很难这样说,应该说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当然,我还在积累,还在厚积,还没到“薄发”的境界,呵呵。


Quilee:我加入时年龄还不算大吧,呵呵

最恨小资:我理解是这样的,年轻人有冲击力。我刚刚工作时,有一天,做片子,做到凌晨五点,然后回家洗澡喝咖啡换衣服出门……赶八点半的采访。但是做编辑,更需要全局观和统筹观。这么说吧,传统媒体是网络编辑的触角,他们搜集了大量的新闻报道,这些海量的新闻,怎么统筹,怎么整合,怎么推广,就要考验网络编辑的功底了。

说到招聘的年龄要求,如果在美国,肯定是歧视,用人单位是要被起诉的。但是我们的国情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这个难题连zf都难以解决,我就更没辙了。呵呵。

电视台倒闭了……后来仍然在一家电视机构做编导,在之后还做过电视栏目策划。


Quilee::不睡觉就去采访,能有精神吗,能有活跃的思维吗?没有搞砸吧J

最恨小资:还好吧,出门前喝了好多咖啡,采访过程中没出什么差错


Quilee:您觉得作为一个传媒人最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什么样的品质会在做这样的工作起到关键的作用呢?

最恨小资:我常看的读物都是些文史类或评论类的,我觉得看这些能够提高理性的思维能力
比如说,南风窗、南方周末、炎黄春秋等,这些报刊经常会刊发一些少数派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存在,才更加体现出传媒的意义。
在空中时,有网友提问我们对评论的审核,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个人非常赞同您的观点,作为媒体从业者,我遵从在被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提供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原则。

 

Quilee:网络编辑在追求点击率的时候,往往有很多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最恨小资:你说的可能是涉黄或者标题党这类的吧。我觉得如果是涉黄内容,就要谨慎,毕竟传媒意味着责任,不能为了商业利益不顾社会效益。
至于标题党,其实就是“狼来了”的翻版,几次之后,人家就不上当了。


Quilee:您看过网易的评论没有?我觉得很多人去网易不是看新闻而是看评论的。

最恨小资:看过,每天都看。他们的盖楼运动很火。网易的网友自发组成了好几个盖楼qq群。网易的方式也是我所敬佩的方式。


Quilee:七年的传媒经历。您总结一下您的传媒人生吧。发表一下您对中国当下传媒的看法吧

最恨小资:这个……实在是说不好啊我还没到总结人生的时候吧?
不过,我倒是觉得杨继绳说的话很有道理:做记者要有史家情怀,我觉得,做传媒要有使命感,做网络编辑,要有小众化思维和审美格调。

对中国的传媒界,我可不敢说,我还是个小学生,连茅庐都没迈出呢。看法不敢说,只能说希望中国的传媒能够在被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向公众提供信息和传播信息。


Quilee:开始那句话实在不当,应该总结一下您七年的传媒经历。最后请您向我们这些传媒小编们提几点建议,还有向我们网编访谈提点建议。

最恨小资:不敢说建议,应该说是和大家共勉的一些感受:无论用户或社会或强势媒体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如何,做为一个个体的传媒编辑应该有客观公正的观点,另外更应兼顾小众,培养审美。
网编访谈的建议,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啊,实在不好说啊。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综合辅导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