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认定:浅议企业公文写作
来源:优易学  2011-5-17 12:32:4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在公司提起写东西,不少同事就感到压力很大,写的人认为不好写没写头,读的人认为呆板僵化没看头。如何写好企业公文?怎样的企业公文才算是文采斐然的好文章?我们写出来的企业公文是否就象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反对党八股》的讲演中列举的党八股的罪状那样,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语言无味,象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2003年至今,公司先后下发过三篇关于企业公文格式的文件,就企业公文格式做过明确规定,今年公司还举办了公文写作的专题培训,但上述文件和培训讲述和强调的都是公文格式。以下,结合几年来的一点心得,就如何写好企业公文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企业公文必须文体得当、行文规范。
  广义的企业公文不仅仅指行政公文,还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讲话稿以及新闻稿等。本文论述的是广义上的企业公文。目前公司的行政公文种类而言,包括通知、通报、报告、请示、规定、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周报、日报等等;就公文形式而言,包括片区发文、部门发文、传真文件、便笺、其它等等。如何在实际写作中选择相应的文种和形式,对于正确传达文件精神、理解文件意图显得尤其重要。  
  公文的文体,是指其特定的公文的结构和格式。每种公文只能适用于一定的范围,表达一定的内容,不能任意混用,也不能别出心裁,自搞一套。如,请示和报告,很多人在运用时经常弄不清该用哪种,其实我们只要了解一下两种文体的含义就知道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的陈述性公文。一个是呈请性需要答复的公文,一个却是反馈情况答复询问的公文。只有了解和理解了文体的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区别,才能正确使用相应的文体,在文体中运用正确的语言和格式。    
  大家都知道,"通知"是下行文,是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服从安排的文种,通知讲究时效性,是告知立即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文种一般又分为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事务性通知和任免、聘用通知五种类型。要正确使用"通知"这一文体,我们就得了解各种通知类型的区别,进而采用相应的格式及表述。如,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它的写法是:标题由发文机关、被印发、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须把握三点:对印发、批转、转发的文件提出意见,表明态度,如"同意"、"原则同意"、"要认真贯彻执行"、"望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写明所印发、批转、转发文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希望和要求。最后写明发文日期。批示性通知的写法是: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由缘由、内容包括要求等部分组成。缘由要简洁明了,说理充分。内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充分体现指示性通知的政策性、权威性、原则性。而事务性通知的写法通常由发文缘由、具体任务、执行要求等组成。会议通知虽然也属事务性通知的一种,但写法又与一般事务性通知有所不同,会议通知的内容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名称,通知对象,会议的时间、地点,需准确的材料等,要求要切实可行,便于受文单位具体操作。虽然都是"通知",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格式条款、语言、用词又有区别,写法也不尽相同,大家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琢磨,细心体会,方能做到"文体得当、行文规范"。   
  企业公文必须语言精确、内涵明晓。 
  公文的语言是一种非常讲究精确性的语言,因为公文的使用目的就是要使对方接受作者的影响,而且是对对方行为有强制性影响。要使这种影响有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意思的表达高度精确,每一个词,特别是每一个句子必须保持意思的唯一性,以避免对方"见仁见智",造成歧义,按各自的理解而不是作者的意图去行事。
  公文语言不精确,就容易造成歧义,形成两种或多种可能解释的现象。可以说歧义是造成公文语言不精确的首要因素。比如,"我们要学习文件"这句话,就有三种理解:一是我们打算学习一下文件;一是我们索要供学习的文件;一是我们应当学习一下文件。可见正确使用语言的重要性。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