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类比思维
来源:优易学  2011-4-9 19:36:3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1、建立思维模式
  模式是事物运动、转化过程中的必然呈现、是一种反复出现、按一定格式排列的程式,模式思维就是利用模式进行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其特点是直观、求同与定向。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一定的思维模式总是对应一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应此,建立类比思维的写作模式是应用类比思维的前提和先导。类比思维的思维模式一般是“赋形”作过程中 (领会写作目的) ——路径(确定类比目标)——策略(设计写作方案)——文本(语言文字表达)“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是类比思维由意化到物化的中介,构成类比思维的思维操作模型,公文撰写者要在经常、反复的写作实践中养成应用这一思维模型的良好习惯,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使类比思维模式逐步成为感性的、意象的心里!经验和思维定势,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加以自觉运用。
  2、扩充资料储备
  古人讲:“不记则思不起”,类比思维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充分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为类比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再现性思维,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参照系,公文撰写行对参照系的了解越深入细致,类比思维的意象就越多,公文质量就越有保证。因此,熟练运用类比思维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料储备。首先,要加强学习和积累,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法律、管理、现代科技等,从广博的知识中吸取营养,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为类比思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熟悉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的实际情况,逐步认识特定对象的公务实践活动的性质、地位、职能、功用、历史、现状及其纵向、横向的各种工作关系,了解各级领导者的思想和作风特点,熟悉机关工作的程序和环节,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有关的数据资料,建立客观、充实的类比参照系。第三,要对公文的种类、用途、特点、规范等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公文写作的各种程式和规范,做到“知格”、“识格”,逐步摸索和掌握类比思维在不同公文中的运用程度和表现形式,使类比思维与公文的规范性和格式化特点趋于融合。要广泛研读范文,学习体会公文精品中类比思维的应用技巧,进一步消化、巩固类比思维模式及其运用方法。实现类比思维由感性向理性的跨越。
  3、强化操作训练
  熟能生巧,公文撰写者只有经常在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类比思维,才能逐步掌握其规律,稔熟其方法,扩大其积累,通过量的不断累加循序渐进地实现质的提高。实际写作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阶段。在立意阶段,要重点抓好写作路径思维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研究和对比,形成进入类比角色的思维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公文的写作要求做出灵敏的反应和正确的判断,确定正确的参照系;在行文阶段,主要侧重写作策略思维的训练,根据类比参照系的特点和要求训练材料生成、结构安排能力,以及在具体目的、文体和现实语境、时空背景下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修改阶段,则重点训练类比思维的整体运用能力,以准确、适度、平衡为标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现有文本的主旨、观点、结构、材料、风格等进行全面的审校和修订,使公文成品与公文内容、既定作者、接收者、使用环境达成最大限度的和谐与一致。
  在公文的实际写作过程中,上述几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公文撰写者只有充分了解类比思维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综合思考、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类比思维的作用,使公文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