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基础知识试题解析
来源:优易学  2011-11-6 12:52: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例题5:在会议文件审核修改之后, 要由( )进行终审。选自2006年11月三级秘书试卷(笔试)单项选择题第49题)
  (A) 主管秘书
  (B) 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   
  (C)文件起草者
  (D)办公室主任
  解析:可用常识法。在我国政治体制中,能够决定“召开会议”和“终审”的只有单位负责人,四个选项中除“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外,其他均无此权力。答案为B。
  例题6:当上司确定出访后, 秘书要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 等方面的准备。(选自2006 年11月二级秘书试卷(笔试)单项选择题第64题)
  (A) 思想、组织、物质和资料
  (B)思想、物质和资料
  (C)环境、组织、物质和资料
  (D)物质和资料
  解析:可用逻辑联系法。上司出访要做多方面的准备,大多数考生选择 B 项。其实,秘书为上司出访要做的事情很多,大到制订出访方案,小到“针头线脑”,考虑要周到细致。A项答案才是正确的。
  (二)多项选择题
  例题7:影响接待规格的因素有( )(选自2006年11月四级秘书试卷(笔试)多项选择题第96题)
  (A) 对方的要求
  (B) 对方与我方的关系
  (C)突然的变化
  (D)上一次的接待标准
  解析:可用设例法。如 A项,对方的要求也许是没有道理的, 显然这项被否定了;如B项,假设对方的来访事关重大或我方非常希望和对方发展关系,再假设是上下级关系, 往往以高规格接待;如C项,假设总经理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会议通知,他可委派其他人来完成接待工作,虽使接待规格降低了,但也属正常;如D项,假设某医药公司副经理接待某药厂药品推销员,这也属正常。以此假设的例子,答案为BCD。
  例题8:在确定会议住宿地点之前, 应随意抽查()的设备。选自2006年 11月四级秘书(试卷(笔试)多项选择题第87题)
  (A)一个商务间
  (B)一个双人房间
  (C)一个单人房间
  (D)一个套房
  解析: 可用词语分析法和诠释法。可以抓住题干中的“会议住宿地点”来作出选择。A项不能作为“住宿”之用,其他选项均与“住宿”紧密相关,答案为BCD。此题也可用类比法,BCD选项为“住宿”类,A项则不是。
  例题9:填写介绍信可以用( ) 。(选自2006年11月四级秘书试卷(机考)多项选择题第102题)
  (A)毛笔
  (B)钢笔
  (C)圆珠笔
  (D)铅笔
  解析:可用经验法。凡是有一点生活和工作经验的考生做本题并不难, 即使不去专门记忆这些技能知识, 只要根据平常的生活经验也能找对答案。AB项为正确答案。
  例题10:在多边性商务活动中,人们经常采用的礼宾次序是: 按来宾所在国或地区名称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 。(选自2006年11月三级秘书试卷(笔试)多项选择题第97题)
  (A) 按报到时间顺序排列
  (B) 按来宾身份排列
  (C)按与东道主的关系远近排列
  (D)不排列, 随便坐
  解析:可用综合交叉法。先用逻辑分析法,如C项显然不符合事实逻辑,应当排除。D项是一种常用礼宾次序的方法。答案为ABD项。
  例题11:下列文书的内容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的是( )。 选自2006年 11月三级秘书试卷(笔试)多项选择题第118题)
  (A) 总结
  (B) 计划
  (C)调查报告
  (D)可行性研究报告
  解析:可用类比法。在时间概念层面 ,“总结”与“调查报告”是同类, 重在叙述过去,属于“过去完成时”;而“计划”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同类,重在对未来的预测,属于“将来进行时”。答案为 BD 项。
  例题12: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区别主要有( )。(选自2006年11月二级秘书试卷(笔试)多项选择题第113题)
  (A)会议纪要是行政公文,会议记录不是行政公文
  (B)会议记录是原始记载,会议纪要是对会议的综合与概括
  (C)会议记录的作用是存档备查,会议纪要的作用是向有关机关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D)会议记录随会议进程记载会议内容,会议纪要则是在会议结束时对会议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解析:可用浓缩还原法。本题是教材原文义群的浓缩版,只要逐项对题义还原,再比较“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不同,答案自然就出来了。答案为ABCD。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