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健全完善商贸流通体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提升档次,推进了现代开放型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推进商贸流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壮大了黄岗柳编、会龙辣椒、皖西北农产品物流、建材大市场规模,逐步形成农产品、建材、小商品、农机、柳编、蔬菜、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群。搞好服务,促进新百购物广场、明珠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场建成开业。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新网工程”,推动农资店、日用消费品店向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住房、汽车、通信产品消费,积极培育教育、体育、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粮食仓库、农机和汽车大市场;鼓励商、粮、供等企业利用闲置土地、仓储设施,寻找合作客商,发展物流配送、超市专营、连锁经营等现代业态,建设高档次的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企业群体,力争把我县建设成区域性物流中心。二是不断壮大运输服务业。抓住我县农产品、林产品和工业产品等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人流物流不断增加的机遇,积极发展、壮大运输服务业。大力发展专业运输,引导货运业联合经营,走规模化经营、公司化管理之路,把运输业做大做强。三是逐步扩大出口贸易业。出台对外贸易奖励政策,大力培育出口主体,壮大进出口队伍,抓好重点出口商品、重点出口企业和重点出口市场,在确保柳编等优势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推动水暖洁具、林产品、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努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
(五)积极推进乡镇扩大对外开放。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乡镇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确定以省道328、202为轴线,以鹿城、田集、三塔、黄岗、曹集、中岗、张寨等有条件的乡镇创建工业功能区为支点,着力打造“一园两线多区”的工业发展格局,拓展工业发展平台,全力支持和鼓励乡镇发展开放型经济。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黄岗柳编功能区内道路、供排水设施、供电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集中区功能,带动柳编产业发展。柳编工业集中区内现有36家柳编企业,其中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有6家,拥有出口直销权8家。并依托柳编产业推动招商。2004年以来先后有河南、山东、北京、深圳、香港等地12家企业入驻黄岗柳编工业区。同时还引来了世界500强排名第四的瑞典“宜家”以及美国“华通”、“沃尔玛”、“志辉”等国际知名企业来黄岗设立定点生产厂。
(六)注重发挥外事、侨务、台务等涉外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外办、侨办、台办等涉外单位,强化对外联络职能,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优质服务,有效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和渠道优势。邀请和接待层次高、规模大的来访团组对我县企业进行考察,组织企业出访,对外联络交往和国际商务交流不断扩大。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近年来的对外开放工作,我县与自身相比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的县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县与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海外知名人士、企业集团的联络、沟通不及时、范围小,让世界了解开放、真实的阜南不够。二是经济外向度低。近几年,全县外贸依存度低于全国60.3%的平均水平。三是对外开放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口结汇核销等办事服务机构;随着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扩大,机构人员不配套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各乡镇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平衡。五是我县出台的有些优惠政策尚不配套。六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下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工作思路
(一)凝神聚力,积极推进整体对外开放。我国加入wto以后,为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加快阜南发展,县委、县政府要结合实际,审时度势,继续把实施开放带动作为加快全县发展的主战略。一是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进外资与内资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县对外开放水平。二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修正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无论从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政策措施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近年我县对外开放能取得较快的发展,与这些政策支持体系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要保持现有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政策、法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参照国际、国内通行规则,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不断完善政策、法规。这两方面都需要我们的继续关注、大力支持。通过政策促进,提高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扩大和提升现有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加快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二)搞好规划,做大做强我县开放型的优势产业。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要求,积极推进黄岗柳编等优势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把黄岗柳编等优势产业功能区打造成阜南工业经济的新亮点。采取政府牵头,企业主导,农民专业协会或经合组织参与,农民自愿的方式,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发展订单生产,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以利益关系为纽带,以合同契约为保证,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延长和拓展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重点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示范带动作用,扶持、引导他们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专业协会或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柳编等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成立集团公司,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运作和管理经验,推出统一品牌,共同推进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标准化进程,做大做强柳编等优势产业。
(三)加大宣传,树立整体形象。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开放带动主战略,宣传我县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宣传我县优秀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家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先进典型,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阜南对外开放的新形象,为全县开放型经济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柳编等优势产业,统一品牌和包装,树立整体形象,走出家门,全力进行宣传促销。一是政府搭台。抓住省内外举行重大涉外经贸活动的时机,组团参加,进行宣传,提高阜南的知名度。二是部门搭台。如外事、侨务、经委、发改委等涉外部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与海外华人华侨、国外企业及人士牵线搭桥,向海外华人华侨、国外企业及人士推销我们的优势产品,让他们走进来深入了解的同时,也创造机会,让我们的柳编业主们走出去,推销自己。三是自已搭台。积极筹办国际性的黄岗柳编艺术节、产品交易会,让海外华人华侨、国外企业及人士走进阜南,让国内的产品工艺汇集阜南,让全国人民注目阜南,提升和巩固阜南柳编产品的市场地位。
(四)扩大开放,继续加大和提高招商引资力度和水平。县委、县政府要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领导招商、以商引商、专业招商、亲情招商,组团参加了广交会、西洽会、徽商大会和皖西北贸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拓宽对外对内开放的视野。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加快我县柳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建立合作机制,以沪、粤、苏、浙等地区合作为重点,吸引知名企业、集团与我县企业合作,提高我县相关产业的档次。
(五)密切协作,形成开放合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商务、财政、税务、海事、银行、外汇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外事、侨务、台务等涉外单位部门联动机制,共同为谋求开放型经济的更大发展,形成合力。出口企业做好产品国际安全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以及环保认证,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促进农产品、食品、畜产品出口企业的对外注册。充分发挥柳编等优势产业出口功能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谋求开放型经济的更大发展。
(六)加强监管,优化发展环境。继续优化投资硬环境,重视优化投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严格做到制度公开,政策透明,减少层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实施投资环境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继续加大力度整治“四乱”,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执法人员尤其是一线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实行领导包案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监督作用。不断改善优化阜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七)狠抓落实,强化目标责任制。继续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县加快发展的主战略,促进我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关键在实干,根本在落实。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扩大开放的每一项任务和工作部署,要落实到具体部门、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结果,避免出现梗阻和棚架。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