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式
这是第九种。其写作特点是:
利用诗歌形式,歌颂新鲜事物;
写景抒情并举,引起读者注意。
《GCD员》杂志记者撰写的通讯《要为真理而斗争——优秀GCD员张志新同林彪‘四人帮’进行殊死斗争的事迹》,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你是丹娘的化身,
你是苏菲亚的精灵,
不,你就是你,
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想当年渣滓洞的难友献给江姐的这首诗,移赠给革命烈士张志新同志。
在林彪、“四人帮”最猖獗的时候,是她,一个普通的GCD员,不畏强暴,挺身而出,揭露他们反党,反革命的真面目。身陷囹圄之后,又是她,一个惨遭迫害的女GCD员,不向谬误投降,不向妖魔求饶,坚持党性,宁死不屈。在屠刀面前,还是她,我们党的好女儿,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壮烈牺牲在“四人帮”及其辽宁的死党惨绝人寰的法西斯暴行下!
张志新同志是为共产主义真理而献身的。她不愧是中国GCD一个好党员、好干部,不愧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丹娘和苏菲亚都是苏联的民族英雄,为了苏联人民的解放,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江姐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丹娘和苏菲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当年渣滓洞的难友写诗歌颂她。作者把这首诗移赠给张志新同志,作为通讯的开头。一看这首诗,读者就自然地意识到:啊,“文化大革命”中的江姐、丹娘、苏菲亚诞生了!她这个优秀的GCD员是怎样和林彪、“四人帮”进行殊死斗争的呢?在刚刚开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在刚刚开始否定“文化大革命”之时,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注目,谁能不看个究竟呢?
因发式
这是第十种。其写作特点是:
读者已有所闻,可惜未知其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郭小川、马玉才、胡瑞松撰写的通讯《无产阶级战士的高尚风格——“南京路上好八连”纪事》,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好几年前,先是在上海市人民中间和报纸上,接着在北京市和外地的许多报纸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新颖、响亮的、闪闪发光的名称——南京路上好八连。
这个名字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兴趣。许多人谈说着它,许多会议上讨论着它,许多远方来信的信皮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它;同时,也有许多上海以外的读者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看到更多关于八连的报道。
本文是在读者们的提示下开始动笔的。如同描述一切伟大的美好的事物那样,我们必须控制住这支感奋的笔,认真地、如实地一一道来。
许多读者那久旱的禾苗,将得到细雨的滋润,他们怎么能不拍手迎欢呢!
读到这里,难道你不想翻开第二页吗!回答是肯定的。
概述式
这是第十一种。其写作特点是:
抓住特点,画龙点睛;
使人向往,引人入胜。
马雪松同志撰写的通讯《“天鹅”的爱情——记芭蕾舞演员朱美丽的高尚情操》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见到朱美丽,是在演出芭蕾舞《天鹅湖》的舞台上。
绛色的帷幕徐徐拉开,台上出现了葱茏的密林,湖边耸立着一座阴森古老的城堡废墟。一群白天鹅,从碧波荡漾的湖面上飘游而去。踏着柴可夫斯基那富有诗意的曲调,三个大天鹅舒展着柔美的双臂,轻盈起舞,领头的就是她——朱美丽。
朱美丽,窈窕的身材,端庄的鼻梁,鹅蛋脸上闪烁着两颗明亮动人的大眼睛,真象她的名字一样,长得多么美啊!当我了解了她对爱情的高尚情操后,一种由衷的钦佩之情从心底升起,她,不但有着美丽的外貌,更有着美丽的心灵!
故事要从四年前初春的一个星期天说起。
她的名字叫美丽,她的外貌也美丽,她演芭蕾舞《天鹅湖》的舞姿很美丽,她的心灵是否美丽呢?通讯告诉我们,她的心灵比起她的名字、外貌、舞姿来更美丽。究竟美丽到什么程度?读完这个开头,难道你不愿意继续读下去吗?
自叙式
这是第十二种。其主要方法有二:一是被采访者以第一人称自叙;二是采访者以第一人称自叙。
被采访者自叙的主要特点是:
被采访者出面,勿需作者代劳;
景物跃然纸上,生动、亲切、自然。
秦兆阳同志撰写的通讯《王永淮》,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你打听王永淮吗?你算打听对了,我可跟他忒熟。你到七区去,咱们正好同道儿,我就跟你说说他的事儿吧。
说起他来,一句话:他是好人。这如今他被人们选为邢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可还是那么好。
你看这沿路的山。这不算山。那西边,你瞅,雾朦朦遮住半边天,那才叫山呢!在平原上住惯了的人,乍一到咱这地方,看到这走不到头儿的荒山野岭,真要发愁呢。就是咱们山里的人,有时侯也要发愁。你不知道,前几年,好多人想往山外搬家,想到山西去安家。就连我也是这样,老觉得一辈子钻在山沟里没出息。可是,王永淮这人却喜欢这山,他就在西边那大山里边,年年月月,爬山过岭,为老百姓办事,弄得人人都喜欢这山,人人都越过越有劲,你说怪不?
他是一九五○年进山的。
那时,是个春天,我正在村头……。
多么亲切,多么自然,多么感人。谁看了这个开头,谁都急切地想知道王永淮是用什么回天之力,把人心紧紧拴在这深山沟里的。
采访者自叙的主要特点是:
笔者第一人称,面向读者说话;
亦感亲切、自然,还能给人启发。福庚同志写的人物通讯《追老姚——记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姚濯新》,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编辑室主任交给我一个紧急任务:采访天津乡村邮递员姚濯新同志。他向我竖起两个指头:“两天缴卷。”
初春天气,一连下了几天几夜的雨,天还是虎起个脸,那么阴沉沉地,风,象许多把快刀子,使劲地割人的皮肤。我坐了汽车又坐三轮,转了差不多两个钟头,才在一个村子的拐角处找了他的工作地点:“李七庄邮局”。一顺四间屋,靠右边正在盖楼房,门口尽是雨后的污泥,害得我一进门就滑得摔了一跤。
“有什么事同志?”屋内闪出一个矮个子,挺和气地问我。
我正没好气,便说:“找你们局长!”
“我就是。”
“啊?”我吃了一惊,连忙掏出介绍信,说明我的来意。
他显得很高兴:“老姚真值你们结结实实写一下。”但他一会儿又皱起了眉头,“他一早就下乡啦,怎么办?”
……。
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泥泞的道路,被采访者一早就下乡了,记者怎么办?从标题看,他追去了。那么,他追上了没有?路上有什么周折?你不想知道吗?
提问式
这是第十三种。其写作特点是:
问题摆在前面,吸引读者去看;
为了寻找答案,你能不往下看?
新华社记者集体采写的通讯《当你睡熟的时候》,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吗?当你们睡熟的时候,全国有多少人为了你们幸福的生活和明天的工作,在通宵紧张地劳动着。看吧!下面就是18日夜里北京很多夜间工作的人们。
……。
是啊,在我们睡熟的时候,有谁还在为我们服务呢?作者提醒人们注意这个问题,并且用在首都一个夜里的所见所闻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问,谁不愿意了解为了我们幸福的生活和明天的工作而辛勤的人们呢?
通讯分了十个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十个小标题是:“守候在孩子床边”,“为了明天的乘客”,“急救病人”,“黎明时的电报”,“通宵运蔬菜”,“拍《祝福》”,“洒扫全城”,“为了千百万读者”,“夜宵”,“零点二十八分接婴儿”。
读了这十个小标题,你会初步意识到,啊,原来我们幸福的生活和明天的舒适工作,是他们用通宵的紧张劳动换来的!多么崇高的事业,多么好的同志啊!你一定会带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把这篇通讯读下去的。
悬念式
这是第十四种。其写作特点是:
抓住读者好奇心,巧设悬念迷住人;
为了求得疑团解,手不释卷读起来。
陈坚发同志撰写的通讯《王崇伦抓豆腐》,开头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该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在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崇伦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别具一格的哈尔滨市地图。图上用文字标明的,不是什么重要建筑物,而是分布在全市的所有豆腐生产车间。
读完这个开头,你一定发问:一个堂堂的市委副书记的办公室墙上,为啥不挂这,不挂那,偏偏挂一张全市豆腐生产车间分布图呢?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为了解开这个迷,你肯定会不由自主地读下去。原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王崇伦是去年八月才到哈尔滨兼任市委副书记的。市委分工他负责全市的财贸工作。他就把‘抓豆腐’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
直叙式
这是第十五种。其写作特点是:
围绕标题,开门见山;
登堂入室,尽情观看!
邓拓同志撰写的通讯《访“葡萄常”》,和穆青、冯健、周原同志合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开头采用的都是这种手法。
《访“葡萄常”》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大街有一条胡同,名叫下唐刀,胡同里住着一家姓常的手艺人,外号“葡萄常”。
常家本来是做料器玩具的家庭作坊,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什么葫芦,果子都能做一些;而最拿手的是软枝的紫葡萄,做得象真的一样。“葡萄常”的名声就由此而来。
守着家传的特种手艺的技巧,常家的姑侄姊妹们竟都不出嫁。他们几十年来凭着自己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度着清寒的岁月;直到白发催走青春,她们也不后悔。
现在,……。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景象啊!横贯全镜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象一幅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在这个贫农出身的GCD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多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时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路来。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去了。
不正是这些“围绕标题,开门见山”的开头,引人入胜,饱尝眼福吗?你能说他们开得不好,写得不美吗?是的,我似乎听到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好,好!美,美,美!”因为事实正是如此。
当然,通讯的开头写法不仅上述15种。其写法也应不拘一格,手法需要灵活多样,就是千方百计吸引读者把我们写的通讯继续看下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希望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更多、更好、更美的写作手法,把通讯开头写得更好更美!吸引更多的读者争相阅读!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