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劳动法
(1)劳动法及其适用范围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及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促进就业:促进就业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实现劳动权所采取的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的各种措施的总称。促进就业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充分就业。
(3)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集体合同是指企事业组织的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与企事业组织的代表,就职工的集体劳动事项签订的书面协议。
1)劳动合同的订立方式。
2)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3)劳动合同的内容: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终止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
4)集体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
①合同的订立: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②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并行使各项权利。
③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合同可以解除;依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和废止的;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致使合同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的;企业转产、停产、破产、被兼并的,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工会组织依法撤销的。
(4)工资制度
1)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工资分配原则:工资总量宏观调控原则;用人单位自主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劳动法关于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规定: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或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工资。
(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1)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两方面内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内容:劳动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标准;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保用品;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劳保用品发放管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报告和处理制度。
(6)职业培训
1)职业培训是指对要求就业的或已就业的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职业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培训劳动者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劳动者的操作技术水平。
2)职业培训形式: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和业余培训。
(7)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1)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时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险的特点:强制性、补偿性、互济性。
3)社会保险的项目: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患职业病、失业、生育等。
(8)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1)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2)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
3)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5.知识产权法
(1)著作权法
1)著作权是作者对自己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创作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民事权利。
2)著作权的内容。
3)著作权的主体的类别和著作权的客体的形式。
4)著作权取得原则和保护期限:对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实行自动保护原则。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发表权、使用权及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规定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2)专利法
1)专利权的取得和保护期限。
2)专利权的终止和无效的法律规定:专利权的终止一是自然终止,二是因为一定法定事由而终止。自专利被授权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的规定,都可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
(3)商标法
1)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2)商标专用权的取得原则、程序和保护期限。
6.世界贸易组织法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及其法律地位
1)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2)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3,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及宗旨: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完整、健全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有效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源改善生活质量、扩大就业、确保实际收益和有效需求的稳定增长。
(2)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
(3)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逐步削减关税原则,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