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经验:办理批办件的注意事项
来源:优易学  2011-6-27 11:30:4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办理领导批办件是秘书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批办件办好了,不仅可以为领导分忧,替群众解愁,还可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党委、政府的权威。那么,在办理领导批办件时应注意些什么事项呢?     
  一忌挟“天子”令“诸候”。领导将批办件交给秘书人员直接办理,体现了领导同志对身边工作人员的信任;作为直接办理者却不可因为领导的信任就打着领导的牌子,动不动发号召、施权威;这样,不仅容易引起群众对办事者的不满,而且还会使群众对领导机关失去信心,影响领导的权威。要明确批办工作始终是领导授命而行使的一项工作,之所以有权威,是因为领导重视,领导授权,是领导的意志和影响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注意工作方法,切不可越权越位。秘书工作人员方法掌握不好,打着领导牌子发号施令,引起群众矛盾和冲突给领导添乱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的。如一位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受委派下基层办理批办件时,发现一学校收费不太合理,当着群众的面宣布,我是代表××领导来查处的,并当场指责陪同的乡镇负责人工作不负责任,不如过去的伪保长,群众为此情绪激烈,一怒之下几千人砸了乡政府,矛盾波及几个乡很难控制,给领导添了乱,又没有办好事。这就直接引起了基层对上级的对抗情绪,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二忌马虎草率办错案。领导批办件体现了领导对某项具体事项的关注,在办理时,要仔细分析案情,搞好调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负责抓落实,马虎草率办事,凭印象是办不好事的。如有一位单位领导下去处理批办件时,不做细致的调查,靠听汇报、打电话,把在机关里形成的概念和感觉形成意见,向基层下达执行。基层若执行起来,觉得与实际相距甚远,不执行又感到向上级机关人员无法交代,左右难以适从。由于脱离实际,与群众要求相距甚远,结果未解决旧问题,又出现了新矛盾,弄得基层领导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群众也怨声载道。     
  三忌畏难心理办拖案。办理领导批示件不免有一定的难度,如有的批示件涉及范围广,联系部门多,甚至还有可能触及一些权利部门的利益。在办理这类批办件时,畏畏缩缩,遇事不断久拖不决,一方面,领导同志会对办理者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失去领导信任;另一方面,也会在群众中造成一个领导机关办事拖拉,不负责任印象。正确的作法是:知难而进,快办快结。否则,极容易引起群众不满,激发新的矛盾。去年某主要领导批示对公路“三乱”问题进行查处,涉及需处理者20多人,权力部门10多个。一些人通过各种关系说情,施压,办理批办件的秘书人员知难而进,查出一件、处理一件。由于处理迅速,有关执法部门认真清理,公路“三乱”得到了有效遏制。此外,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办理批办件时,面对困难,互相推诿,甲批给乙,乙批给丙,把领导对部门的信任变成了批示游戏,使得上访人员来回奔跑,纠缠领导同志,分散领导精力,增加领导工作难度,群众也对解决问题失去了信心。       
  四忌包揽上下搞独断。秘书人员在办理批办件时,要仔细分析批办件的内容,牢牢把握住解决问题的分寸,不可一概包揽。 一是要督促基层去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如果秘书人员独使“钦差”职权,回避基层,极易造成基层干部都不行,只有上边才有“青天”的印象,挫伤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如果秘书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自作主张、越权越位,不仅会损伤领导权威,疏远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批办件的办理效果。  
  五忌化解矛盾搞转化。领导批办件办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化解矛盾的过程。化解矛盾要防止转化矛盾。一方面,要防止上级办事人员将主观意志强加于下级,将矛盾转化给基层。该上面处理的问题,遇到矛盾而把难题交给基层,一级压着一级执行,这样容易引起基层的不满,打击基层办事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矛盾的解决。另一方面,要防止基层把矛盾和问题直接引向上级从而加重领导工作负荷。如我们在调查中接触到的一些具体事就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上边有人来查处某件事,基层个别人员就弃担子,把矛盾和困难交给上级调查人员。这样,增加了上级机关工作的压力和难度,使群众对基层政权失去信心。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