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宗教知识:佛教的根本思想(四)
来源:优易学  2010-1-22 16:55:0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什么是缘起
  “缘起”是说明释尊觉悟内容的第一个理论。有人把释迦牟尼的悟道直截了当地说成悟得了缘起。总之也可以这样说,缘起是我们在理论上便于理解释迦牟尼正觉内容的一个说明原理。
  当然佛教的根本思想并不限于缘起,其它还有比如空、无我、诸行无常等许多说法和概念,都是和缘起相等,同缘起连在一起的。缘起也就是空、也就是无我。释尊觉悟的内容可以叫缘起,也可以叫做空,叫做无我以及其他等等。因此,所谓缘起就是释尊觉悟的内容在理论上的说明。
  缘起是从梵文翻译而来的,有依缘而起的意思,汉译很恰当。在日本语里我们日常所说的缘起,是从本来说明释尊正觉内容的缘起上的意思转化而来的,但在实际应用上意思有了很大变化。
  比如早上沏了茶,茶叶棍立了起来,说缘起好;在路上碰到送葬车,说缘起不大好,或者说某人于缘起很敏感等等,常常会用缘起这个词。其实这种场合的缘起是说事物的一种征兆,也可以叫兆候、前兆,是某种事物所现的某种征兆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误用。比如“某某神社缘起”,这是寺庙或者神社来历,它的起源,就用上缘起这一个词。缘起好,于缘起敏感或者某某寺缘起等那样的缘起,都与以上所说释尊正觉的缘起,意思大不相同。
  事物的相对关系
  释迦牟尼悟道,叫做觉悟的境地、解脱的境地。释尊一直享受觉悟的快乐,从三昧而出,于是观得以下缘起之法。《阿含经》里说: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就是释迦牟尼观得的缘起法。
  大家知道,这几句话就是对缘起的基本解释。出于叫做小部经典的《阿含经》中的《自说经》,其中第一品的五大品里的有名的话。
  第一句和第三句成对句,第二句和第四句也成对句。若此有则彼有,若此无则彼无,这是第一句对第三句,若此生则彼生,若此灭则彼灭,这是第二句对第四句。各各相对。
  这四句此和彼,此有则彼有,是说事物的相对关系,相互联系。这种对事物的看法、想法用哲学上难懂的话来说,现在这儿有东西,叫做存在论,知道有那样东西,这是因为我们有认识,存在论也就直接成了认识论。这样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想法,用哲学上难懂的话来说叫做存在论、认识论,那么缘起也是一种存在论,一种认识论,以明事物的相互关系。我们为了理解缘起不妨以此作为一种理解的方法,我想把这种见解向大家稍作说明。
  比如在说“现在这里有东西”这句话的时侯,有“现在”和“在这里”这两个概念。“现在”是时间,“在这里”是空间。因此,有东西这句话,是由时间和空间决定而成的。“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在现在,在这里”,是这样来表现的。
  因此理解缘起的方法,是不是也可分作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这两个方面来说明,我想这样大家也许容易理解些。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比如有X轴和Y轴,纵的X轴表示时间,横的Y轴表示空间,由纵的时间和横的空间而决定事物的存在。大家且先记住这一点。
  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有和无,这是空间,是说在这空间里有,空间里无。第二句和第四句的生和灭,这是时间,因过去的各种因缘而物生物灭,这是就时间上的流逝而说的。
  说缘起这个道理的这四句话,一句和三句是说空间上的有无。二句和四句是说时间上的物生物灭,生而灭、灭而生这种时间上的流逝。这样所谓缘起就可以用时间上的缘起和空间上的缘起来说明了。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