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第三个十年(1998~现在)
教育部举办“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计划20周年纪念活动”。
首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举行。
教育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制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正式颁布。
首届深圳高交会举行,特设留学生展区,交易额逾21亿元。
第一次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留学工作的成绩并确定了今后5年留学工作的方向。
第三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开辟“留学生展区”和“留学生论坛”。
在由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共同开展的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的活动中,首批11家创业园入选“国家队”。
为保障出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为出国留学人士进行留学学历认证达3000余人。
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对现行的中国学生留学签证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一些专门对中国设置的政策障碍也逐步取消。
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召开2002年年会。主要议题是讨论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留学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定位和应对策略,旨在为开拓未来留学工作的新局面提供政策性建议。
这一年,中国已经成立6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14万留学人员已经回国创业服务,创办企业近4000多家。
2003年公派留学做出两项重要调整:一是确定国家留学基金效益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二是对留学人员类别进行了调整。
教育部设立教育涉外监管处。今后,中外合作办学、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及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举办国际教育展览等活动,都将由教育涉外监管处专门监管。
教育部简化审批手续,对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尚未完成服务期年限的各类人员,不再进行“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工作,不再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求学海外建功中华——百年留学历史文物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个以近现代留学历史为题材的大型展览。
公安部、外交部正式发布实施“绿卡”制度,以吸纳外籍人才。
中华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在北京成立。
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了界定“高层次留学人才”的“8项标准”。
北欧各国家已经陆续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责任编辑:八月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