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30年大事记
来源:优易学  2011-9-21 18:53:1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外语书店

 

大事记:第二个十年(1988~1997)

  1988年

  十年来,我国共有6万多人出国学习,到这年已有2万多人回国。

  应国家教委邀请,首批49名留学生代表回国参观汇报团到14个省市参观、访问。

  1989年

  国家教委设立留学生司。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成立。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留学归国人员代表,并举行座谈。

  1990年

  《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留美学生闻迪的长篇文章《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后,在社会各界和海外学人中产生强烈反响。

  1991年

  国家教委、人事部联合表彰马颂德等3十名做出突出成绩的回国留学人员。

  国家教委与中科院、上海、陕西、大连等组成招聘组,赴日本招聘留学生回国工作。

  留美回国博士、北京大学教授陈章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本年开始,国家教委对近年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回国人员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1992年

  邓小平在珠海考察工作时说,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希望他们都回来。不管他们过去政治态度如何,回来就妥善安排工作。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与长春高校师生座谈时首次提出了我国留学工作的总方针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1993年

  国家主席江泽民接受《神州学人》杂志记者采访,他说,祖国山河壮,故乡月更明。祖国和人民热忱欢迎更多的留学生学成归国,殷切期望大家事业有成。

  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国家教委《关于具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留学的补充规定》作了修改。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被写进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

  1994年

  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使来华与出国留学生的招生、选拔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1995年

  中国第一家面向在外留学人员的网上中文电子刊物《神州学人*电子版》诞生,她被在外留学人员称之为“来自北京的声音”。

  年底,据统计,国家教委于1990年设立的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金额已达1.19亿元,共资助3638名留学回国人员。

  1996年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国家教委决定全面试行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选拔办法,即“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

  1997年

  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留学回国工作会议”,表彰了318名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5个留学工作先进单位,表扬了19个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教委全面启动“春晖计划”,支持和鼓励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

  而立之年,我们得到去与来的双重收获

  出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生

  出国留学进入到第三个十年的显著现象,是出国留学人数以从来没有过的速度急剧增长。到第三个十年末,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21.17万人,回国人数为31.97万人。按照教育部刚刚公布的统计数字计算,2000年以后到2007年每年出去的人相加为87.62万人,占全部出国留学人数的72.3%,其中每年自费出国的人都占到了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90%以上。从2002年开始,这个数字就再没有低过十万。同样,在回国的31.97万人中,2002年后回来的人数占到总量的60%,与出国留学人数同比增长。

  何以在出国留学持续20年后,有这样一个人数的爆发性增长?邵巍给出的分析是,一是改革开放经历了20年后,中国进入到一个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连年以超过10%高速增长,这是不得了的事。

  二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校在学人数达到2700万,毛入学率为23%。由于扩招和院校调整,大量高校在校生也参加到出国留学的行列中去,他们有这个素质和能力设计自己出国留学的道路。每年的毕业生从200多万、300多万、400多万,现在达到500多万,它必然关联到出国人数的增长。邵巍说,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一个本科周期之后与出国人数是有关系的,因为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明显增多,这是一个佐证。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人数中,68%的人是读硕士回来的,可以说是一种倾向。

  政府在第三个十年里,加强了对自费留学的监管,首先在1999年出台了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政策,合法的留学中介的服务对出国留学人员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自费出国留学占到90%以上的重要条件。2003年以后,成立了政府的职能部门——涉外教育监管处,开通了教育涉外监管网,公布国外院校名单,使得政府层面所做的工作更加规范。

  外国政府在第三个十年里即进入21世纪后,也在不断调整政策,包括重视吸引中国学生,连年在大型展会上推广宣传本国院校,同时加强资格审查、延长在国外的逗留时间,便于去实习或者找工作,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一些方便,这是人才争夺的一个侧影。

  在国际上都在强调跨国境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流动的大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随着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和生产企业的流动都需要本土化,留学人才就成为这样一些流动中的一支力量。留学人才在国内的需求体现在外资企业和国内的科研单位的需求上。

  邵巍说,盘点留学30年会发现: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和行为,它是和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相关联,和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相关联,也和人的素质相关联。

  在这个30年的过程中,中国的发展逐渐融入到国际运行的轨道上。特别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30年中的变化里,有一个近乎本质的变化,就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继续扩大出国留学,来华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这当中的含义是,说明中国的学历教育、中国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国力也使得全世界也在关注着中国的发展。目前,有中国学生的留学国家达到109个,同样也有100多个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目前我们和世界上30多个国家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使得外国的学生愿意到中国来学习,开始形成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互动的局面,这在前十年、前二十年都是不可能的。

  来华留学生的增加,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变化,各种力量的格局不断变化,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人才的流动开始转向中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八月骄阳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