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论
试述MIS生命周期各阶段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各阶段之间的关系?
系统规划: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计划;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建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是系统生命周期中历时最久的阶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其功能,获得效益的阶段,分为纠错性维扩、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系统更新:当现有系统或系统的某些主要部分不能通过维护来适应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时,或者用维护的办法在原有系统上进行调整已不经济时,则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或某个子系统就要淘汰,新的系统建设工作或项目开发工作便随之开始。
试述早期的MIS开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作阶段的划分原则不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缺乏规范的章程、方法、表达工具与标准;系统建设过程用户参与程度低,用户与专业人员对话缺乏有效的手段;系统开发的工作任务集中在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分析、设计工作不深入;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系统总体功能与目标的实现难以保证。
试述生命周期概念对MIS建设的意义?
系统生命周期,广义地看,任何系统均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对于复杂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从用户提出要求到系统建成,存在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每个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相关环节,进而影响整个系统建设的质量与进程。因此,正确认识系统的发展规律,合理划分系统建设的工作阶段,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系统建设工作才会有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秩序。
试述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
(l)整体性原则。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系统方法的基本点是从整体目标和功能出发,正确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解决复杂系统各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2)分解-协调原则。在处理复杂系统时,可将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即把复杂问题化成若干相对简单的问题以方便求解。在处理各类子问题时,必须根据系统的整体目标与功能,协调各子系统的行为、功能与目标,以保证整体功能、目标的实现。分解-协调原则是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基本的、有效的原则之一。
(3)目标优化原则。"目标优化"对简单系统来说是求"最优解",对复杂系统求的是"满意解"。
论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结构化"一词在系统建设中的含义是用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来进行某项工作。基于系统生命周期概念的结构化方法,为管理信息建设提供了规范的步骤、准则与工具。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个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
(l)用户参与的原则。
(2)"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3)"自项向下"的原则。
(4)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