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新举措 1、省级统筹的含义是什么?
省级统筹:**就是在一个省的范围之内,不以用人单位所有制、劳动者用工形式、用人单位隶属关系为政策分界,实行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及个体劳动者的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机构、统一调剂使用基金。
具体含义是:(1)统一制度:全省范围内对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统一标准:全省范围内统一缴费比例;统一缴费基数;统一种类企业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支付项目、计发办法和调整制度。(3)统一管理:全省执行统一的养老保险业务管理程度规范和基金管理制度。经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或半垂直管理的组织管理方式。(4)统一调剂使用基金:全省内“统一核算、统一缴拨、统一调剂”的基金管理方式。省内收取的保费在支付当期养老金后结合部分上缴省级社保机构,由省级统一高度使用。
2、为什么要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建立省级统筹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要求。(1)实行省级统筹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需要。(2)实行省级统筹是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不经济功能的需要。(3)实行省级统筹能够有效防止养老基金被违规挪用。(4)实行省级统筹可以使基金得到合理积累。
3、一般企业关闭破产、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在养老保险政策方面主要有什么规定?
一般企业破产中有关养老保险的规定:(1)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破产财产俦拨付破产费用后,最先支付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优先向社保管理机构清偿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一次性拨付该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用。无法清偿的部分经经办机构提出,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核销。](2)不能对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一次性结算离退休金。[任何单位不得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3)破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凡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破产企业职工,企业破产后,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予以保留。](4)关闭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要实行社会化发放。
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中养老保险政策:(1)实行特殊的提前退休政策。[关闭破产矿山的全民所有制职工执行提前5年(男55,女45)退休政策。从事井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提前10年退休。年限要求: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累计10年;井下、高温满9年;其他有害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2)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提前5年内退休的,每提前一年减发2%。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核定后达到法宝退休年龄不再重新计算,退休时间以法院宣告矿山破产之日为准。特殊工种提前10年退休的按提前退休年限不超过5年内不扣减养老金。](3)特殊工种职工内部退养政策。[实行劳动合同制前参加工作的特殊工种职工,距退休年龄5年实行一次性安置,与企业解除合同,安置费不一次性支付本人,由社区管理机构比照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代缴社保费,达到提前退休年龄进办退休手续。](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关闭破产矿山职工解除合同后,被其他单位招用的,用人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未被其他单位招用的,个人自愿参加养老保险的,经比照个体工商户参加办法参加养老保险。](5)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统筹项目内的基金按企业在职职工年工资总额的25%计算10年,再折半核定,由中央财政拨付给社保机构,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5年后如有缺口由中央统筹研究解决。(6)关于统筹项目内养老金和项目外养老保险费用的确认。[项目外费用原则上不予解决。确需保留的由地方从中央财政继续拨付的亏损补贴和留给地方的盈利企业所得税中解决。](7)关于离退休人员专门管理机构。[交地方统一管理,实行省级管理,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4、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建立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省级调剂制度。[企业缴费部分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以省为单位进行调剂。](2)要求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机制。(4)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统筹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5)个人账户基金统一集中到省级社保机构统一管理,按国家规定存入银行,以实现保值增值,运营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5、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如何转移?**
职工由机关事业单位进入企业:(1)参加企业职工保险社会统筹。(2)原有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3)养老金按企业办法计发。(4)享受一次性补贴。[进入企业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根据本人在机关工作年限给予一次性补贴,由原单位通过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转入本人养老个人账户,资金由同级财政安排。补贴标准为:本人离开机关上年度月均基本工资*在机关工作年限]0.3%*120]。
职工由企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1)养老金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原有连续工龄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工龄合并计算,退休时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养老金。]。(2)已建立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暂时封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每月按1/120计发,并相应抵减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的养老金。](3)一次性补贴要上缴。[公务员进入企业工作后再次转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由各级财政给予的一次性补贴的本金和利息要上缴同级财政。]
6、养老保险金省级统筹面临的主要问题。**P105
(1)统筹基金管理分散,调剂功能有待强化。[真正实现统一费率、统一管理、统一高度使用基金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以地级统筹为主,企业缴费基数和比例仍不很规范。省级调剂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直接影响基金在全省范围内的调剂使用。](2)省级统筹管理体制不顺。[现行管理体制不利于省级统筹工作开展。已实行省级统筹的存在着机构名称不统一、级别不统一的情况。存在本位主义社保机构受制于当地政府,既定利益格局难以打破。](3)省级统筹覆盖范围不够大。[省级统筹对国有企业覆盖率已近100%,但按城镇种各类企业从业人员计算,覆盖面仍然较小。]
7、现阶段养老保险金省级统筹工作的突破口。**P106
(1)加快地级统筹向省级统筹的过渡。[县级向市级、省级统筹过渡尽快完成。](2)扩大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覆盖面。[实现省级统筹的地方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扩大覆盖面。扩面的主要对象: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休劳动者。](3)理顺省级统筹管理体制。[力争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社保机构的垂直或半垂直管理。](4)规范省级统筹项目和标准。[逐步统一基本养老金支付项目。逐步确定省级的统筹项目。]
8、为何说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需要?**P121
由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高峰造就的庞大人群,以及长期低生育政策促成的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使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很严重,一方面速度快。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未富先老”底子薄,负担重。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9、省级统筹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省内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逐步到位,重在基础,不断完善。(2)省级统筹要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控制费率的工作相结合。(3)实行省级统筹既要为省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又要为实现全国统筹奠定基础。
10、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意义、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
意义:(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3)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4)有利于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5)是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要求。(6)是应对我国人口教具化问题的需要。
目标: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原则:由近及远,逐步完善;保持社会保障政策的连续性,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国家统一决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地方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标准要同国情国力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明确划分社会保障事务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主要内容:(1)调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调整个人账户规模。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明确有条件才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明确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2)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省级调剂制度。要求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机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个人账户基金统一集中到省级社保机构统一管理,按国家规定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运营收益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3)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办法。[明确公务员、全部由财政供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仍维持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事业单位已改制为企业的,执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保持已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变。明确由财政部分供款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办法,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另行制定。明确已经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要继续完善和规范。]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