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优易学 >> 学历考试 >> 自学考试 >> 复习资料 >> 专业课复习 >> 正文
北大学生自学考试《心理测量》课堂笔记(第四章)
来源:优易学 2011-2-21 13:34:2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学历书店
  第四章测验的效度
  13.效度
  A定义: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a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即
  (公式4-1)
  b一组测验分数的总方差等于真实方差与误差方差之和,而真实方差又可分为两部分,即有关的方差和无关的但稳定的方差,后者也就是所谓系统误差带来的方差(公式4-2),将(公式4-1)代入得
  (公式4-3)由于有效方差是一个理论值,无法测量,所以效度和信度一样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
  B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从方差分配公式:可以看出,增大,即效度高,信度的真方差()必然大,故信度必然高。当信度高时,即降低时,是否增加还要看是否增减,因此效度不一定就高。效度高必然信度高,而信度高并不一定保证效度高,说明信度高只是效度高的必然条件,并不是效度高的充分条件。
  b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信度系数的平方根是效度系数的最高限度,可见,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受它的信度所制约。
  C效度的性质
  a效度具有相对性: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某测验有没有效,而应说它对测量什么有没有效。
  b效度具有连续性:测验效度通常用无关系数表示,它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我们评价一个测验时,不应该说“有效”或“无效”,而应该用效度较高或效度较低来评价。
  D效度的类型及评估方法
  a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a想编制有较高内容效度的心理测验:○1要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有个明确的概念,并划定出哪些行为与这心理特性有关。○2次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
  ○b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
  ○1专家判断法: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作出判断,看测验的题目是否代表规定的内容,这种估计效度的方法,是一个逻辑分析的过程,所以内容效度有时也可称为“逻辑效度”。
  ○2统计分析法:出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符合程度越高越能反映测验的内容效度。克伦巴赫提出,内容效度可由一组被试在独立取得自同样内容范围的两个测验复本上得分之相关来作数量的估计。再测法也可用于内容效度的评估。
  ○3经验推测法:通过实践来检验效度。如果通过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就可以推测该测验有内容效度。
  ○c内容效度与表面效度的关系:经常混淆。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它不反映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所要测的东西。表面效度只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之间的明显的、直接的关系,内容效度则考虑到题目与测量目的和内容总体之间逻辑的微妙关系。在编制测验时,表面效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特性,最高作为的测验通常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典型行为测验要求有较低的表面效度。
  b构想效度:1954年提出,有人翻译为构思效度,也有叫结构效度。它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
  ○a对测验本身的分析:测验的内容效度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测验的同质性指标可以推断测验是测量单一特质还是测量多种特质,从而为评估测验构思效度提供证据;分析被试对题目的反应特点也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
  ○b测验间的相互比较:通过分析几个测验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其共同之处,进而推断这些测验测量的特质是什么,也可以确定这些测验的构思效度。最简单的是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其中一个测验是待研究效度的,另一个是已有效度证据的成熟的测验,但两者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两测验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即是两组测验分数所共同解释的变异大小,所以称这一相关为相容效度,相容效度是构思效度的一个证据。区分效度是构思效度的又一个证据。因素分析法也是建立构思效度的常用方法,通过对一组测验进行因素分析,可以找到影响测验分数的共同因素,这种因素可能就是我们要测量的心理特质(构思)。
  ○c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一个测验若效标度理想,那么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和种类就可以作为分析测验构思效度的指标,另一种证实构思效度的方法是心理特质的发展变化。
  ○d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观察实验前和实验后分数的差异是验证构思效度的方法。
  c效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由于这种效度是看测验对效标预测如何,所以叫效标效度。这种效度需在实践中检验,所以又称为实证效标。
  ○a分类: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同时效度即测验所得分数可与效标同时验证,通常与心理特征的评估及诊断有关。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2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变化;
  ○3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4效标的测量的方法很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b效标和效标测量:效标,即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指的是可以直接而且独立测量的我们感兴趣的行为。效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理论水平的观念效标,其二是操作定义水平的效标测量。
  ○c常用的效标包括:○1学业成就;○2实际工作表现:是最满意的效标测量,为一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一些能力倾向测验的效标;○3特殊训练成绩:是能力倾向测验常用的效标,其中也包括中间效标和最后效标的问题;○4精神病诊断;○5等级评定:是观察者根据测验欲测量的心理特质在被试身上的表现而作出的一种个人判断;○6效标团体的比较:即找出两个在效标表现上有差别的团体,比较他们在测验分数上的差别;○7先前有效的测验:一个新测验与先前有效的测验的相关也经常作为效度检验的证据。
  E效度的表示方法
  a相关法:效度系数是最常用的效度指标,尤其是效标效度。它是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来表示的,主要反映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相关。当测验成绩是连续变量,而效标资料是二分变量时,计算效度系数可用点二列相关公式或二列相关公式;当测验分数为连续变量,效标资料为等级评定时,可用贾斯朋多系列相关公式计算。
  b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算出t值后,便可知道分数的差异是否显著。若差异显著,说明该测验能够有效地区分由效标定义的团体,否则,测验是无效的。重叠百分比可以通过计算每一组内得分超过(或低于)另一组平均数的人数百分比得出;另外,还可以计算两组分布的共同区的百分比。重叠量越大,说明两组分数差异越小,即测验的效度越差。
  c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命中率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计算总命中率,另一种是计算正命中率。
  d预期表法:是一种双向表格,预测分数排在表的左边,效标排在表的顶端。从左下至右上对角线上各百分数字越大,而其它的百分数字越小,表示测验的效标效度越高;反之,数字越分散,则效度越低。
  F效度的应用
  a预测误差:效度系数的平方,统计学上称这种指标为决定系数,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估计的标准误,简写为Sest,它是指所有具有某一测验分数的被试其效标分数(Y)分布的标准差,也即预测误差大小的估计值,(公式4-9)估计的标注误可如同其他标准误一样解释。真正效标分数落在预测效标分数±1Sest的范围内,有68%的可能性;落在预测效标分数±1.96Sest的范围内,有95%的可能性;落在预测效标分数±2.58Sest的范围内,有99%的可能性。
  b预测效标分数;
  c预测效标指数:公式4-9中的又称作无关系数,以K表示之,K值大小表明预测源分数与效标分数无关的程度。(1-K)可作为预测效率的指数,用E表示:E=100(1-K)(公式4-15)E值大小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少误差。
  G影响效度的因素
  a测验本身的因素
  ○a测验题目的质量。(测验的指导语和试题的答案说明要明确,试题编制符合测验的目的,试题难度要适中。)
  ○b测验的长度。(一般而言,增加测验的长度通常可以提高测验的信度,而信度又制约着效度,因此增加测验的长度也能提高测验的效度。)
  b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
  ○a主试的影响因素。测验实施过程中主试的因素会影响效度。对于效标效度,测验与效标二者实施时间间隔时间越长,测验与效标越容易受到很多机遇因素的影响,因此所求的相关必然很低。测验情镜,如场地的布置、材料的准备、测验场所有无噪音和其他干扰因素等也会影响到测验的效度。
  ○b被试的影响因素。被试在测验时的兴趣、动机、情绪、态度和身心状况、健康状态等都会影响测验的效度。(被试的反应定势也会降低测验的效度。)
  c样本团体的性质
  ○a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如果其它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低;样本团体越异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大测验效度就越高。
  ○b干涉变量。样本团体的性质对效度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于同性质的团体,同一测验的效度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样本团体的特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智力、动机、职业和任何有关的特征。由于这写特征的影响,使得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故测量学上称这些特征为干涉变量。
  吉赛利提出的如何找出干涉变量的一套方法:
  ○1利于回归方程求得每个人的预测效标分数;
  ○2根据样本团体的组成分析;
  ○3对于欲测团体,根据某些易见的干涉变量将其区分为预测性高和预测性低的两个亚团体。
  d效标的性质
  ○a效标与测验分数之间的关系是否线性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b效标测量本身的可靠性如何亦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小草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